海南:市場持續回暖
【資料圖】
來海南旅游,逛免稅店購免稅商品已成為大多數游客的選擇,離島免稅購物已成為海南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近日,記者走訪海口國際免稅城、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和三亞海旅免稅城看到,游客往來穿梭、熱鬧非常,不少熱門品牌的門店前出現游客排隊現象。
今年,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實施迎來12周年。據海口海關統計,自2011年4月20日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實施以來,截至2023年4月19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達1850億元,購物人數達3428萬人次。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自實施以來,歷經多次調整。免稅額度由2011年的每人每年5000元,逐步提高到8000元、1.6萬元、3萬元、10萬元;商品品種由18種擴大到45種;購物次數從每人每年2次調整為不限次數,從最初的每種商品都有購買數量的限制,調整為以額度管理為主,大幅減少單次購買數量限制的商品種類;今年4月1日起,離島免稅在2021年新增“郵寄送達”和“返島提取”提貨模式的基礎上,又新增“擔保即提”和“即購即提”兩種提貨方式,購物便利程度不斷提升。
免稅購物市場的壯大也吸引更多經營主體加速布局海南。今年4月,王府井國際免稅港正式營業,成為海南第12家離島免稅店。王府井集團副總裁曾群表示:“出于對離島免稅政策的信心,我們抓住機遇來到海南參與自貿港建設,當然也十分珍惜這次參與離島免稅業務的機會。我們將始終把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擺在首位,不斷引入新的國際品牌,著力提升自身服務品質。”
“隨著防疫政策的持續優化,海南離島免稅消費呈現強勁復蘇態勢,2023年離島免稅市場容量和消費潛力正不斷得到釋放。”海南旅投免稅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賀翠萍說,三亞海旅免稅城積極開展主題系列優惠促銷活動,適時發放線上線下滿減優惠券包,部分熱銷商品限定折扣、購物滿額贈禮、品牌快閃打卡等多重福利措施,讓游客市民買得實惠、買得舒心,進一步促進消費潛力釋放,激發消費新活力。
海口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郭建盟表示,作為離島免稅政策的直接監管部門,海口海關順應免稅新業態的發展形勢,確立“科技+制度+人工”的監管理念,通過不斷推進“一店多倉”“保免互轉”監管模式改革,幫助免稅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實現了全島免稅品“即到、即審、即卸”,通過優化機制加快異常數據核銷,提升旅客購物體驗,同時,嚴厲打擊“套代購”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離島免稅政策有序穩步實施。(記者 潘世鵬)
北京:創新銷售模式
近年來,北京致力于擴大免稅業務布局,增強免稅商店國際競爭力,推動更多免稅、退稅政策落地。北京市印發的《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實施方案(2021—2025年)》顯示,北京將增設口岸免稅店,擴大機場免稅店規模,吸引國際消費回流;支持機場免稅店銷售國貨精品,助力國產品牌拓寬國際市場。北京各區也在立足本區實際,出臺推動免稅經濟的行動計劃。今年以來,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提出探索設立免稅商店,吸引“環球影城”游客及津冀地區消費人群;北京東城區印發的《東城區老字號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支持老字號進免稅店、上跨境電商平臺,推動數字化轉型。
免稅零售商也從傳統線下售賣轉向線上線下全渠道售賣。記者搜索發現,各大免稅企業紛紛建立線上購物渠道,推出滿減折扣和限時秒殺等優惠活動。一些企業還按不同地區推出更為細分的購物平臺。
免稅企業的觸網轉型,離不開政策創新。2020年,針對免稅行業面臨的經營困境,北京海關啟動“免稅—保稅—跨境電商”政策相銜接改革試點,允許免稅品轉為跨境電商產品進行銷售。按照此政策,免稅品經營企業先將待售商品運至天竺綜保區內,再根據需要將免稅品申報出區進入國內免稅店,或按跨境電商商品在線銷售,實現多元化經營。“免稅—保稅—跨境電商”政策相銜接改革試點實施以來,截至今年3月底已實現銷售額73億元。
從離境前機場辦理退稅到即買即退稅,在推進免稅消費提質增量的同時,北京市離境退稅政策效應逐步凸顯,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記者近日從北京市稅務局獲悉,北京離境退稅商店已突破千家。北京市稅務局局長張有乾表示,北京稅務部門面向重點商圈先后推動12家綜合性商場升級“即買即退”服務,方便境外旅客現場辦理現金退稅。同時,率先上線自助服務終端,升級微信、支付寶、云閃付、電子人民幣等電子退付方式,便利退稅。
北京市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局長王紅雨介紹,自2015年7月1日在全國率先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以來,北京市先后推出電子發票應用、異地退稅、便利化支付、自助退稅等服務舉措,離境退稅商店發展到1020家。今年一季度,北京市離境退稅銷售額同比增長8.9倍,退稅申請單開具量同比增長6倍。(記者 韓秉志)
天津:探索發展新路
作為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城市之一,天津在消費領域積極探索免稅經濟發展,《天津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點任務,其中包括爭取設立市內免稅店,在重點商圈商街、旅游景區布局退稅商店等內容。
2022年6月份,天津市商務部門提出,要提升天津市的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拓展信息消費、綠色消費和農村消費等新領域,培育首發經濟,支持夜間經濟,探索發展免稅經濟,大力振興老字號品牌,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在支持消費層面免稅經濟發展的同時,天津海關在免稅、保稅等領域發力,采取系列措施確保國家“十四五”期間相關優惠政策落地見效。一方面,開展“線上+線下”全方位政策宣傳;另一方面,天津海關支持天津外資研發中心發展,設立審核“綠色通道”,給予關稅技術支持。
4月17日,天津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的安勝(天津)飛行模擬系統有限公司,從國外進口的研發料件飛行模擬仿真無線電面板順利進入天津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為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研發業務,吸引科研產業及人才在綜合保稅區內聚集,天津保稅區海關為安勝(天津)飛行模擬系統有限公司辦理完成了“保稅研發”專用賬冊設立手續,這是天津“保稅研發”業務落地以來,首次應用于航空研發領域。天津港保稅區黨委人才辦主任、組織人事部部長許寶玉表示,在推動“保稅研發”這一新業態新模式在航空領域發展過程中,天津港保稅區貫徹“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相關舉措,踐行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理念,制定《天津港保稅區關于推動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以實際行動促進保稅研發產業蓬勃發展和專家人才持續聚集。(記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