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滾動 > 正文

    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形勢正發生著深刻變化

    來源:經濟日報2021-05-24 10:02:30

    曾經長期高企的豬肉價格今年以來連續16周回落。當前,我國豬價已轉入下跌周期,行業有哪些新變化?如何應對新形勢、新問題?就此,記者做了采訪。

    產能——

    二季度生豬存欄將恢復常態

    決定“豬周期”價格走勢的最主要因素是豬肉供給,供給從短缺轉為充裕、從充裕轉為短缺,“豬周期”勢必發生轉向,而生豬出欄量則是最重要的判斷指標。

    “自2003年6月份以來,我國生豬價格波動經歷了4個完整周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說。

    從不同周期生豬出欄量來看,2003年—2006年第1個周期生豬出欄量高峰為6.1億頭,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第2個周期高峰接近6.5億頭,2009年—2014年第3個周期生豬出欄量達到7.5億頭歷史高峰,2015年—2018年第4個周期生豬出欄量高峰也在7億頭左右。

    “目前正運行第5個周期。”朱增勇告訴記者,本輪“豬周期”始于2018年6月份,疊加了非洲豬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環保政策調整、生豬產品調運政策調整和生產周期性因素,與前幾個周期有極大不同之處。在非洲豬瘟疫情沖擊下,2020年我國生豬出欄量較2017年銳減了25%,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目前產能正穩步恢復到正常水平。

    從存欄水平來看,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已恢復到4.17億頭,同比增長29.5%。預計二季度全國生豬存欄將恢復到常態水平,四季度生豬供給將恢復正常,這意味著我國豬肉供給形勢已根本性好轉,豬價高企的市場基礎已不復存在。

    “近期上市的白條豬仍然以大體型為主。”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說。白條豬單重超大或者偏小,價格就低一些。白條豬單重過大,說明壓欄時間較長。一些中小型養殖場逐漸接受了豬價轉入下降周期的事實,開始大批出欄。劉通認為,在大體型毛豬完全被市場消化之前,肉價將難以出現反彈。更何況眼前的大體型毛豬被市場消化后,還可能有新的一批標豬長成,肉價波動下行走勢恐怕一時難改。

    價格——

    豬價回落,呈下行波動

    “受物價水平整體上升的影響,每輪‘豬周期’生豬價格都屢創新高。本輪‘豬周期’疊加了非洲豬瘟疫情等多重因素,豬價更是遠遠高于歷史最高點。”朱增勇說。

    截至今年4月,本輪周期已經運行35個月,高點在2020年8月份,為37.15元/公斤,較上一輪后期高點上漲82%,有21個月高于上輪周期的價格高點。

    在產能恢復到常態水平的大形勢下,豬價轉入下跌周期實屬正常。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第4周起,全國集貿市場生豬價格開始回落,5月第2周跌至20.24元/公斤,環比下跌8.0%,同比下跌36.5%。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在5月第2周已跌至34.06元/公斤,環比下跌5.6%,同比下跌31.8%。

    朱增勇告訴記者,出欄1頭120公斤左右的育肥豬,如果是自繁自養,5月上旬養殖戶可獲利380元左右,到5月中旬就下降為260元左右。出欄1頭120公斤左右的育肥豬,如果是外購豬仔的養殖戶,5月上旬虧損700元左右,5月中旬虧損就擴大為800元左右。

    “豬肉價格處于波動下行區間,養殖場不宜較長時間壓欄,比較明智的選擇是順勢銷售。特別是大體型毛豬,盡快銷售才能及時止損。”劉通說。

    生產——

    后期成本有望趨降

    “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形勢正發生著深刻變化。”朱增勇提醒業界和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

    從需求看,我國豬肉人均消費需求正穩中有降。“十三五”前期,由于肉類消費結構升級和環保政策等因素影響,豬肉在我國肉類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由“十二五”期間的65%左右逐漸降至63%左右,非洲豬瘟疫情導致2019年和2020年進一步下降到55%左右。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持續增長,老齡化程度加深,預計“十四五”豬肉消費需求較“十三五”將繼續穩中有降。

    從生產看,生物安全水平亟待大幅提升,養殖成本將顯著提升。上輪周期行業平均成本在13元/公斤左右,本輪周期生產成本已提升到17元/公斤。后期隨著養殖效率提升,生產成本有望趨降,但仍會高于上一輪周期。

    從供給看,我國豬肉進口已進入高水平時代。自2008年開始,我國豬肉進口量超過出口量。2016年我國進口豬肉162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進口國。2020年我國豬肉進口量同比翻番,達到439萬噸。2019年之前我國豬肉進口量占國內豬肉產量的4%以下,2020年達到10.7%。長期以來,國內豬肉價格遠遠高于國際市場,如今國內養殖企業將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來自進口豬肉的競爭壓力。

    產業——

    提升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唯有加快產業升級。

    2006年我國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殖戶出欄比重僅占15.0%,2009年提升到31.7%,2013年達到40.8%。受環保制度、豬價波動以及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2020年規模化比重達57%。我國生豬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雖然規模化水平提升穩步加速,但仍遠遠不夠。

    目前,我國年出欄50頭以下小養殖戶的生豬出欄量占比仍高達21.6%。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偏低帶來的直接弊端就是企業抗疫病、抗風險能力不足,容易導致生豬養殖行業出現劇烈波動,行業產能大起大落之下,形成了每隔兩三年一輪的“豬周期”。

    “非洲豬瘟后,大量散養戶和小戶退出市場,養殖門檻進一步提升。年出欄1000頭以上養殖戶在本輪周期加速發展,該類型養殖戶具有養殖邊際成本較低、養殖效率較高的優勢,更容易實現種養結合,同時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朱增勇說。

    “隨著產能、價格恢復到常態水平,政府部門的角色要從傳統的主導者轉變為服務者、管理者和監督者。”朱增勇認為,隨著規模化提高、生產與需求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我國豬周期將會延長到5年左右。為此,要從抓主產省、抓主產縣、抓規模場入手,保障能繁母豬基礎產能平穩,以防2022年以后發生新一輪的產能過剩和豬價異常波動。

    (記者 黃俊毅)

    最近更新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亚洲特级aaaaaa毛片|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第一页www|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国产色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