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銷量、市值來看,不黑不吹,理想已經成為了國產造車新勢力中的老大了。
如下圖所示,理想從今年1月份起來,就一直領先,然后3月份突破2萬臺,然后3-5月連續3個突破2萬臺。
而在資本市場,理想市值高達330億美元,是蔚來市值(130億美元)、小鵬市值(72億美元)之和的1.5倍左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說真的,看到理想這個成績,很多人還是覺得有點搞笑的,為什么?因為理想的技術路線,當時被很多人吐槽,大家都覺得理想的增程式,應該是爛的一條路線。
純電車企一直認為自己,才是站在技術路線的最頂端,混動、燃油車都不夠格與自己比,去買燃油車,那就是為了“聞點汽油味”。
而混動車型中,又分為多種技術路線,有串聯式、并聯式,還有串聯/并聯混合式。增程式屬于混動技術中,最簡單的串聯式。
所以很多人都說,論技術增程式是混動中最落后的,更是遠遠的落后于純電,技術簡單,能效比低,不省油,是要被淘汰掉的。很多網友甚至專家稱,汽車帶個充電寶,這不是“脫褲子放屁”么?
但不曾想,偏偏這個處于鄙視鏈底端的增程式汽車,成為了新勢力中的老大,你說值不值得大家深思?
事實上,為何理想銷量最好?關鍵原因在于理想是真的注重市場需求,是貼近用戶做產品。理想的定位就是家庭用戶。理想就在為家庭用戶量身造車,也許技術不那么先進,但對市場、對用戶研究特別透徹。
對于很多用戶而言,根本就不關心技術,增程是最落后的?這重要么?很多人看來,技術落后不落后是無所謂的,在乎的是能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能不能解決自己的痛點。
增程式有電車的優點,也有油車的優點,在專家看來的缺點,在一些普通用戶眼中反而可能是優點了。
我以為,高端和理想主義都可能遭遇現實的痛擊,注意市場需求的產品,則不太可能會做得特別差,這是理想給其它車企上的一堂課。
原文標題 : 反轉!被人吐槽技術最落后的理想,反成造車新勢力的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