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為了能夠安全運送瓦良格號航母回國,我們可謂是 “費盡了精力” 。
(資料圖)
在過程中也遭遇了各種艱難險阻,尤其是土耳其對咱們的“敲詐”,如今20幾年過去了,想起都還讓人感到氣憤。
瓦良格號
不過在事后,我們并沒有“秋后算賬”,而是 秉承以和為貴的原則 ,延續和土耳其的外交關系,展現了大國氣度和智慧。
漫漫回國之旅
1991年,隨著蘇聯的解體,一眾國家也開始分割其家產,俄羅斯幸運的分到了一艘還未完工的瓦良格號。
由于建造完成度并不算特別高,如果要修復或者是繼續建造,則需要大量的經濟。
恰逢此時,俄羅斯的經濟又不景氣,欠了一屁股外債,索性將這艘戰艦送 抵押給了烏克蘭 。烏克蘭收到戰艦后也犯難了, 自己沒有修復技術,拿過來跟破銅爛鐵有什么區別呢?
于是就在國際上發布出售的公告,尋找愿意接手的國家。
恰逢此時我國正在 大力發展海軍力量 ,急需一艘強大的海上航母,于是創律集團就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買下。
1999年,創律集團雇傭的船只抵達黑海,他們不知道的是, 這趟旅程的之艱辛,遠遠超乎想象。
當船只抵達土耳其在黑海的實控水域時,卻遭到了來自土耳其的阻攔。
他們聲稱,創律集團 拖船體型太過龐大 ,可能會對博斯普魯斯海峽造成不利影響,遂拒絕我們的通行請求,并強硬的要求退回黑海。
其實,土耳其的態度之所以如此堅決,背后有 “第三國的提醒” ,而這個國家除了美國,還能有誰?
我們本以為過了段時間可能會好一些,所以在一個月后又試圖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還是遭到了土耳其的阻攔,最終只能原路返回港口,等待和土方的交涉。
土耳其的敲詐
至此之后,中國在關于瓦良格號回國的問題上,多次和土耳其 進行了談判交涉 ,均以失敗告終。
盡管我們每次在談判中均聲稱,瓦良格號在通過海峽時造成的全部損失由中國承擔,并保證通行時的安全。
可土耳其仍舊沒有放行的意思,由此可見 他們擔心的可不只是安全問題,更是利益問題 。
后來,我國在和土耳其的外交中逐漸開始輸出武器技術,再加上希臘在其中進行調節,土耳其的態度才開始有所轉變。
經過交涉,土耳其聲稱,并不是不能讓瓦良格號通行,但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求 開放中國對土耳其的旅游 , 爭取每年創造的美元外匯大約20億。
此后又經過了幾輪協商,雙方才達成了相關協議,就在決議做出的當天,土耳其又 提出了20多項要求 。
第一條便是 要繳納10億美元的“保證金” ,以及一系列苛刻的要求。
我國再次組成談判團來到土耳其協商,最終擬定了多項安全措施,包括所謂的“國家擔保”以及可能出現的損失賠償等問題,10億美元自然是沒有交。
為了保障安全,我國還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大馬力的拖船,終于順利通過海峽。
瓦良格號之所以能順利從黑海出來,一方面得益于我們和土耳其的不斷溝通,另一方面希臘從中進行協調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希臘朋友一直將我們 送到了愛琴海附近, 可天有不測風云,在這里又遭遇了巨大的風暴,導致拖船和瓦良格號的攬勝斷開。
這艘龐然大物就像脫韁的野馬,在海上橫沖直沖,好在,一段時間后停靠在了海岸邊。
在希臘朋友的幫助下,我們又重新啟程, 直到2002年才穿過馬六甲海峽,最終回到了中國。
中國的智慧
瓦良格號回國之后,我們也是履行了此前對土耳其的相關承諾,繼續維持兩國友好交往關系。
不少人認為, 中國的做法太過善良了 ,畢竟當初土耳其 咄咄逼人的態度 ,實在是許多國人咽不下這口氣,要是換成美國,早就開著航母和飛機前來討要說法了。
事實上,中國之所以選擇以德報怨。這也正是體現中國作為大國的氣度和智慧。
從長遠來看,中國和土耳其的合作所收獲的利益遠比當初他們在我國索要的利益要大。
比如,2022年 中土雙邊貿易總額 達到了 385億美元 ,其中 中國向土耳其出口金額340億美元 , 是土耳其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貿易伙伴。
可以說如今的土耳其發展和中國密切先關,我們在為對方提供需求物品的同時,對方也為我們提供了利益。
在旅游業方面,我國在2019年趕赴土耳其旅游人數高達42萬人次。
可以說,土耳其這些年來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
假如當初我們 和土耳其鬧掰 ,這些年的雙邊外貿就很難實現,很難說中國如今的經濟體量是否還會如此龐大。
所以,“以德報怨”是我國基于國家發展的考慮, 權衡對比之后做出的決定 。
畢竟, “秋后算賬”僅僅是逞一時之快,但如果和平相處,就有源源不斷的交易,誰又會和錢過不去呢?
這些年來,咱們從土耳其賺取的外匯加起來,早就超過了當初所謂的保證金,長遠來看 最終的受益人 還是咱們。
我們不僅賺了錢,而且還在國際上樹立了講誠信的大國形象,簡直就是雙贏。
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大智慧,所以說,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和短期,從長遠出發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
參考資料:
環球網《驚心動魄的一萬五千二百公里:瓦良格航母赴中國全紀錄》
新華網《解讀"航母Style"背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