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基金公司積極布局,已有公司申報“碳中和”主題基金。
多位基金經理表示,“碳中和”投資前景廣闊,但要警惕短期炒作; 光伏、儲能等標的回調后處于相對低位,適合長線布局。
多角度挖掘投資機會
推出碳中和主題基金
基金公司積極布局“碳中和”投資,推出的產品既有被動指數基金,也有主動管理基金。近期,易方達中證內地低碳經濟ETF結束認購,首只低碳ETF——鵬華中證內地低碳經濟將在4月14日上市。此外,西部利得碳中和混合基金、國壽安保低碳科技基金已進入募集申請流程。
易方達基金表示,“碳中和”目標將是相當長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指向標,在能源、交通、工業、居住等各個碳減排的重點領域得到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我們的ETF覆蓋了與碳中和、碳減排相關度較高的領域的投資機會。”
鵬華低碳ETF基金經理閆冬表示,基金將重點投資低碳相關業務占比高、中長期受益于碳中和主題的相關板塊上市公司,重點包括清潔能源、能源轉換及存儲等。
同時,基金公司圍繞“碳中和”主題,還在積極做“周邊”布局。
易方達基金介紹,旗下中證新能源ETF已于3月19日上市,聚焦光伏、風電、動力電池等與能源領域實現碳中和目標息息相關的產業。此外,中證智能電動汽車ETF近日獲批,投資標的與交通領域的碳中和關聯度較高。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碳中和”主題涉及范圍廣,從權益到固收預計后續都將有投資機會涌現,綠色債券的投資、ESG投資等都在后續投資布局的考慮范疇。
閆冬介紹,鵬華基金最近發行的ETF中有4只與“碳中和”概念相關,除了低碳ETF,還有光伏產業ETF、有色50ETF以及首只化工ETF。
關注能源結構轉型機會
“近期,部分‘碳中和’概念股漲幅較大,但多是中小市值股票。比如一些參股地方碳排放交易所的公司,或‘碳中和’業務占比較少的公司,存在短線炒作的跡象;另外,碳交易等相關行業的一些政策不確定性也較強。”閆冬強調,要關注的是長期受益于“碳中和”目標且發展空間大或確定性強的領域,重點投資行業龍頭公司。光伏、儲能等標的近期與A股的核心資產一起出現較大回調,或許可以開始長期布局。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目前,“碳中和”還處于主題投資階段,近期表現較好的主題分散在高耗能行業節能減排、低估值環保、電力領域。未來圍繞“碳中和”投資將會有所分化,需要關注真正受益“碳中和”目標實現、有基本面支撐的行業和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司。
易方達基金稱,中國力爭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近兩年得到市場廣泛關注的光伏、新能源車等主題均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能源、交通、工業和居住在全球范圍內都是碳減排的重點,尤其是能源和交通領域,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長期來看,光伏、風電、水電、核電、新能源車等助力“雙碳”目標的產業領域可能得到持續關注。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將關注以下幾個具體方向,一是電力“碳中和”帶來的能源結構轉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比例將大幅提升,光伏將開啟超級成長周期;二是節能減排實現“碳中和”的新能源車等行業;三是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通過工業電氣化,高端智能制造升級帶來能效提升,關注中國高端智能制造實現國產替代;四是鋼鐵、水泥等高能耗行業供給側改革,具備先進技術、低成本、低碳排的企業,有望引領市場整合。
閆冬認為,近期傳統周期行業上漲,有“碳中和”帶來的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邏輯,更多是受益于今年全球經濟復蘇的趨勢。“‘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核心在于能源結構的一次大調整。主要看好能源需求側,重點包括交通、建筑部門的電氣化,如電動汽車電池、綠色建筑等,傳統工業部門的技術改造以及CCUS等方面;其次是能源的供給側,包括光伏、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及氫能、電力存儲與傳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