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22日在北京出席“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時談及低利率的負面影響,并提到目前全球債務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350%,其中絕大部分由企業貢獻。
肖遠企稱,全球超低利率乃至出現負利率已經有很多年,涉及的國家也越來越多。這種現象背后成因蘊含的規律或是趨勢,以及未來對金融機構的影響,都非常值得探究。
肖遠企提醒,長期低利率環境會造成金融風險隱性化和長期化。從央行的角度看,負利率弱化了貨幣政策傳導效果,央行資產負債表風險爆雷增加,越來越需要將各類資產市場動態納入視野;從財政的角度看,超低利率或將引發政府債務過度擴張,加劇財政懸崖,主權債務風險;從企業的角度看,債務高企也值得警覺。
肖遠企還提到,應對氣候變化會大大拓展金融長期增長的最大可能性邊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指出,在2050年實現零排放,全球每年需要投資1.6萬億到3.8萬億美元,對金融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藍海,未來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碳交易市場都將迎來巨大發展契機。
此外,氣候變化也會倒逼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發生調整,催生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帶來更多新的增長點。
(記者 夏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