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慈溪環衛工人朱廣紅在完成道路清掃工作后,來到解放路步行街商圈戶外勞動者驛站休息。他為手機充上電,泡了杯熱茶。“我們工作累了可以來這里歇歇腳。這里不僅有圖書報刊、應急藥品,還有微波爐、飲水機,感覺就像在家里一樣。”在慈溪,像解放路步行街商圈戶外勞動者驛站這樣的“溫馨港灣”共有39個。
去年4月起,慈溪市總工會扎實推進“三為”專題實踐活動,采取共建形式,依托金融企業網點、通信企業營業廳、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沿街企事業單位等戶外勞動者工作相對集聚區域,沿街設置戶外勞動者驛站,著力解決戶外勞動者休息難、吃飯難、喝水難等實際問題。
據介紹,戶外勞動者驛站按有場所、有標識、有人員、有服務、有設施、有保障等“六有”規范化標準建設。“我們鼓勵有條件的驛站增加冰箱、外傷急救藥箱、書報架等設施,提供免費無線網絡接入服務,開放衛生間。”慈溪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通過設立驛站,為戶外勞動者提供多元化、生活化、精細化服務,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行業歸屬感。
目前,39個慈溪戶外勞動者驛站已面向環衛工人、快遞員、協管員、送餐員、出租車司機、物流駕駛員等開放,提供冷了可取暖、熱了可納涼、渴了可喝水、累了可歇腳的場所。( 陳章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