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涿州六日記:救援者撤離又重返,小城“重生”考驗剛開始

    來源:南方Plus2023-08-08 09:38:52

    近日,河北省涿州市暴雨洪澇災情引發關注。8月2日起,南方+記者趙曉娜、段江含第一時間深入一線采訪。在涿州,記者見到了一座小城如何被洪水圍困,又是如何在各種力量支持下期待重生。

    記者唯愿,能用自己的筆觸記錄已經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一切,以下為連日來的記者手記——

    8月2日


    (相關資料圖)

    采訪了不下十支救援隊,都打過“大仗”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華北多地持續強降雨。7月31日晚間至8月1日凌晨,隨著上游河道行洪,洪水裹挾大雨圍困涿州,一時間,多條求救信息不斷涌來,涿州成為焦點。

    剛結束對北京門頭溝、房山的洪災報道,我們便計劃去涿州,希望能離現場更近一些。2日,多方輾轉打聽,我們最終跟隨藍天救援隊進入災區。

    出發前,我們有點緊張,發愁行裝如何安排:要輕便,畢竟這次采訪不會輕松;要周全,畢竟災區有很多意外情況。準備了滿滿當當一背包,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約定地點和藍天救援隊集合。

    見到藍天救援隊朝陽隊隊長何坤,我們才定下心來:他剛剛帶隊結束北京市房山區的救援工作,2021年也帶隊去了河南衛輝,對洪災救援有豐富的經驗;今年2月,這支隊伍還出征土耳其進行地震救援,圓滿完成任務凱旋。

    何坤和他的隊友們不是孤例。在涿州,我們采訪了不下十支救援隊,都有大型救援的經驗。

    在啟程前,我們一直在想:被洪水圍困的人們,正在經歷什么呢,我們能做什么?

    2日晚,接到指揮中心分配的任務后,我們和藍天救援隊來到了涿州雙塔街道下念頭村。何坤說,下念頭村地勢低洼,地況復雜,此前幾支救援隊嘗試進去都沒有成功,這里仍有上百人被困其中。

    在下念頭村的村口,五六支救援隊都在試圖進入下念頭村進行救援,藍天救援隊也不例外。經過兩個小時的等待后,我們見到了此行中的第一個被解救人員——79歲的焦奶奶。還好,她的狀況沒那么糟。

    “您身體還好嗎?”我們問道。“我身體還好,家里還存了點吃的喝的,沒餓著,真是謝謝救援隊。”焦奶奶說,“我家老伴兒還在家里守著,家里沒人也不行。”她的女兒也在外面守候了整整一天,終于接到了母親。

    在焦奶奶之后,村民們陸陸續續被轉移出來。印象中,他們都行色匆匆,或者被志愿者安排送到安置點,或者被親戚接到家中。在他們的臉上,似乎還沒有流露對未來的擔憂。

    8月3日

    感動!向導“撲通”跳下水勸人撤離

    3日,我們在涿州陽光大酒店指揮中心采訪,碰到正在領任務的趙新華。他是湖南益陽新華救援隊大隊長,這次救援他從9個中隊中抽出26名精干力量、4輛車、8艘汽艇來到涿州救援。

    他們早在8月1日凌晨兩點就來到涿州,是最早一批到達的救援隊。

    “我本來是計劃去北京救援的,后來在手機上看到涿州的情況很嚴重,也有一些在涿州的湖南老鄉給我發來求助信息。”趙新華把心一橫,干脆將目的地從北京改到涿州。

    抵達后,趙新華發現這里已經一片汪洋,水位很深、水勢很急。顧不上休息,他和隊員們便投入到緊張的救援工作中。在三天兩夜的時間里,他們陸續轉移了1800余名受災群眾。

    對于救援隊來說,不缺救援經驗,缺的是對當地情況的了解。這時,當地志愿者就非常重要。

    3日,我們跟隨湖南益陽新華救援隊來到了朝陽路附近,從這里可以開船前往涿州北拒馬河附近周邊的村子,那邊是水患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給大家送飯了!”一名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從面包車上下來,他穿著印有“雷戰救援”的藍色馬甲,兩只手各提著一大袋盒飯,大步朝著救援隊走來。

    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向導張金賀。新華救援隊的陳旺介紹,張金賀是待會帶路去梁家場的向導,那邊有個新發現的點,約100人被困。

    其實,上午我們就和新華救援隊的兩名隊員去了梁家場村附近的騰飛大街。這片區域被淹沒的范圍廣,水路復雜,水最深的地方有四五米。

    “沒有向導,根本找不到地方,里面沒網絡信號,不能導航。而且你不清楚水下的情況,很危險。”陳旺說。

    和張金賀聊天時,他告訴我們,前天他在給雷戰救援隊做向導,身上的馬甲就是他們送的。

    迅速吃完飯,我們出發前往梁家場。張金賀熟悉路況,他不僅指路,還經常提醒開船的趙新華隊長當心水下的情況。一路上,張金賀認真盯著水面,到了需要拐彎的地方,他都會提前告訴隊長。

    之所以對這里這么熟悉,是因為張金賀的姐姐在此居住。這是他當天第五次坐船進來,反復看到樓房、馬路、汽車被淹沒的情景,他告訴我們:“心里很難過,但也顧不上難過,我想著快點把里面的人救出來。”

    船開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到了需要救援的地方。讓我們詫異的是,到了單元樓下,沒有一個人下樓。

    張金賀似乎早就預料到了,他在樓下大聲喊著:“大家都聽我說!已經接到上游放水的消息,不知道這里的水啥時候能退下去,還待在這里沒有意義!”

    “家里的老人怎么勸都不走。”“接我去什么地方?”“出去了誰管我呢?”……樓上的居民你一言我一句,張金賀都一一耐心解答。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沒有一個人下樓。我們在船上跟著著急,這時聽到撲通一聲,我們轉頭看,張金賀已經從船上跳下了水,水沒過了他的腰。“在這里說沒人聽,我進去勸。”他嘆了一口氣,走進了單元樓,繼續勸導留守人員。

    張金賀告訴我們,2004年,他在山西當過兩年兵,那時學了潛水,水性不錯,下水比較有底氣。“下水的時候沒想水臟不臟,就想著給救援多出一份力。”

    在單元樓勸說了將近二十分鐘,最后,有一對中年夫妻和老年夫妻乘我們的船離開。

    8月4日

    揮手送別,很多市民流下眼淚

    4日,完成救援任務后,新華救援隊驅車離開涿州。那天,在高速入口兩邊圍滿了涿州人民,他們期待用自己的方式送別陸續撤離的救援隊:“感恩英雄,一路平安!”在一聲聲感謝中,我們在現場看到,很多市民流下眼淚。

    同樣流下眼淚的,還有這些救援的人。大連星火救援隊常務隊長張偉健說,高速路口的送行場面令人感動,讓車上的隊員都流下了眼淚。準備撤離的他們,當即做了一個決定:回去帶上新裝備,重返涿州!

    這天,我們還去了涿州職教中心,這里是涿州最大的安置點,大約有2600名群眾在此安置。到了食堂后,我看到一群年輕的女孩,正在給就餐的居民發礦泉水。“今天是第一天來。我住在附近,看到消息說這里需要幫忙就過來了。”她們說。

    天氣很熱,這里的食堂沒有空調,她們的頭上冒著密密的汗珠,劉海已經被汗水打濕。

    她們中有個叫王佳琪的女孩在朋友圈分享了做志愿者的體驗:“涿州只是一個小城市,但是大家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奉獻力量幫助它!”

    在職教中心,隨處可見志愿者的身影。我們從食堂一路往外走,在食堂門口,李大哥騎著電動車裝著饅頭和盒飯,正要出發前往陽光大酒店,給救援隊送午餐;在大廣場上,青穗志愿者給被安置群眾帶來了一百多份盒飯;職教中心門口的物資裝卸點,志愿者們從貨車上卸著礦泉水、泡面等物資……

    同樣在職教中心安置點,一名被安置群眾帶我們進了他們的房間,這里一間臥室四張上下床,一般安排一家人居住,雖然條件簡陋,但好在有水有電,飯菜按時供應,“還是比守在家里好”。

    這背后,離不開志愿者們的點滴付出。

    8月5日

    “最焦心的是,到底何時能夠開工”

    在涿州碼頭鎮,上千萬冊圖書也牽動著人們的心。

    博文京典的負責人李濤告訴我們,他的圖書倉庫在影視城路和京白路交叉口南100米的位置,面積2400平方米左右。“這幾年的努力都被洪水沖走了。”李濤說,“這次我庫房里的書,只有架子最上層的一小部分沒被洪水影響。剩下的圖書還有打包設備、電腦和公司的車,全泡爛了,損失大概上千萬。”

    “保險公司沒有對應的保險產品,所以庫房里的財產沒有上保險。沾過洪水的書籍肯定不能二次銷售,都得做無害化處理。現在公司處境艱難,希望能獲得銀行的低息或無息貸款,讓我渡過難關。”

    和李濤一樣,馨怡(化名)的家里也損失慘重,“家里人都沒事,但是廠子全在水下泡著了”。她家是開建材工廠的,位置在桃園區西壇村,這里地勢低洼,基本上整個村子都被淹沒,家里的廠子也不例外,水退了還有10厘米深的污泥。

    “這幾天,我爸媽忙得都找不到人,因為廠子的合同和圖紙也都被泡了,他們要一張張分開,然后晾曬。”馨怡說,合同涉及賬目,圖紙設計到開工,都是工廠最緊要的材料。眼下,家人最焦心的是,到底何時能夠開工。

    這樣的擔心存在于每個受洪水影響的人心中。這讓我們想起了在職教中心采訪時遇到的劉大姐,她是清涼寺街道蓮池村村民。

    “我一輩子的心血,全完了!”在職教中心學生宿舍樓門口,劉大姐向我們打開話匣子:洪水把家里的房子淹了,院子里的雞鴨、牛羊也都沒了,最可惜的是家里的30畝果園,而這是他們一家的生活來源。

    “以后不知道該怎么生活了。”在采訪的最后,劉大姐哽咽著,但隨即又小心翼翼問我們,“會有補償嗎?”

    對于他們來說,當下最緊要的是,經歷洪災后,何時重新出發。

    8月6日

    廣東佛山的“逆行者”趕來了

    伴隨被困人員陸續轉移出來,很多救援隊已經撤出涿州,救援重點也從救人轉向重建。

    佛山菠蘿救援隊成為同行中的“逆行者”,接近6日凌晨才抵達河北涿州。這次他們帶來了21名經驗豐富的隊員,以及消殺、排澇、凈水、照明等設備,支援涿州災后消殺和重建工作。

    佛山菠蘿救援隊對洪水災后救援有著豐富經驗。隊長王治勇告訴我們:“大災之后有大疫,這個時候,排澇和集中消殺非常重要。”

    抵達后,他們一刻沒有停歇,馬上開始了排澇、消殺工作。“這里災情比較嚴重,我們每天兵分五路在雙塔街道排澇。”王治勇告訴我,只有完成排澇,才有可能恢復電力、交通,才能開始清潔消殺。

    王治勇說,之前救援隊攜帶的10臺排澇裝備仍然滿足不了需求,他們又緊急購買了幾十萬元的先進排澇裝備,希望為涿州災后重建貢獻自己的力量。

    8月7日

    劉大姐等來好消息

    “我已經集合,馬上準備出發!”曾許諾重返涿州的大連星火救援隊,做足完全準備后,于7日下午正式啟程。

    張偉健在電話里告訴我們,和上次涿州之行攜帶的救生艇等裝備不同,這次他們攜帶了專業的消殺設備,包括20臺大功率消毒迷霧機、納米精細作業消毒機等。“我們有專業消毒消殺作業資質,很多救援隊員有消毒員證,可以迅速投入消殺工作中。”

    這一天,蓮池村劉大姐擔心的問題有了答案——我們從多個被采訪的村民口里得知,現在劉大姐所在的村里已經開始發放表格,統計各家損失情況,包括農村危房受損情況、房租及居民家庭財產損失臺賬、自然災害情況統計、農林牧副漁業損失臺賬等。

    對于這座華北小城而言,如何快速重建,考驗才剛剛開始。

    “好比一場手術,災難發生的那一刻人是麻木的,真正的痛是災后重建。”王治勇說。對于不少涿州人而言,家園被毀、財產泡“湯”,如何讓人們重拾生活的信心,是一項更為艱巨的任務,很多人需要為此付出努力。我們在現場也見證了華北人民和中華兒女的韌性,面對災難,他們毅然決然決定攜手前行,重建家園。

    【文/圖】 南方+記者 趙曉娜 段江含

    【后方聯動】南方+記者 徐勉 楊瓊

    【策劃】伍青 趙曉娜 徐勉

    【作者】 趙曉娜

    南方深讀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