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親子游迎來全面復蘇,出游人次有望超2019年同期。攜程數據顯示,暑期親子游同比增長超7倍,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以及海濱城市是熱門親子旅游目的地,研學游大受青睞,高溫催熱閑適避暑游。
(相關資料圖)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張崢
北京市民鄧女士計劃孩子放假之后帶她出去玩,但就在她猶豫幾個目的地到底去哪兒好、選哪家酒店時,看好的機票和酒店紛紛漲價了。“這速度也太快了,暑期市場真的這么火嗎?”對于鄧女士的疑問,多家旅游企業的預訂數據給出了答案。
最火暑期游開啟:親子游是主力,長線游為主導
根據攜程、同程、途牛、飛豬、去哪兒等旅游企業目前的統計,2023年暑期市場熱度有望全面超過2019年同期,其中親子游更是成為絕對主力。
途牛最新預訂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國內長線游占據暑期旅游消費主導,出游人次占比為61%。親子游、畢業游、避暑游等出游主題需求旺盛,在途牛截至目前預訂暑期出游的用戶中,親子游出游人次占比達58%。
學生與親子客群的全面回歸,標志著暑期旺季旅游模式的回歸。同程旅行最新的《2023暑期出行前瞻報告》顯示,2023年暑期親子游迎來全面復蘇,暑期民航、鐵路旅客的親子客群占比(含1~17歲未成年旅客的訂單比例)均將超過2019年同期。去哪兒平臺上暑期親子游產品訂單占比接近四成,同比2019年增長1.6倍。攜程統計顯示,暑期游研學產品預訂量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
攜程6月中旬發布的《2023暑期預訂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3暑期Top10熱門親子游目的地為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烏魯木齊、廣州、三亞、杭州、昆明、重慶等。去哪兒平臺顯示,暑期預訂較為熱門的景區有上海迪士尼樂園、北京環球度假區、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武漢歡樂谷、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
隨著暑假游的炙熱,各旅游企業在產品上也做足了準備。春秋旅游的一位負責人介紹,他們根據出游學生的年齡層,推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精選產品,根據目的地不同屬性打造多主題元素的親子、游學產品合輯。如清邁6日5晚親子戶外夏令營,安排孩子們換上泰國服飾,學習當地語言,還能前往當地市場采買食材,親手制作簡單的泰國料理。
今年暑期,旅游專列產品格外受到帶娃家長和有錢有閑“銀發族”的青睞。從預訂人群來看,55周歲以上的夫妻、兒童5~10歲的親子家庭占比最高。以7月開行的呼倫貝爾號為例,全列共22個包間全部配備獨立衛浴,做到了國內首創。產品包含的5~7日不同行程可以供人選擇,人均價格為2萬~3萬元。“高端旅游專列的席位較少,空間舒適、體驗多樣,游客在沿途風景中可以感受草原腹地、大興安嶺等地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該產品負責人介紹說。
寓教于“游”,研學產品“學大于游”
近些年,研學游火熱。今年暑期,中青旅推出“知書達理特色親子營——昆明大理麗江6日游”“研學敦煌6日游”“內蒙古童趣大冒險5日游”“探索文學腳步——南京揚州蘇州6日游”等暑期研學游產品;攜程度假農莊(陜西佛坪店),推出了非遺美食制作品嘗、風箏制作、植物拓染、挖竹筍、剪紙、磨豆漿、農耕體驗等活動;攜程度假農莊(內蒙古開心大米野奢帳篷聯營店)則開展了小麥知識課堂、插秧體驗、麥浪攝影、草帽彩繪、收集雞蛋、喂羊等活動。
去哪兒大數據顯示,6月至今研學游產品銷量環比上月增長4倍。據相關人士介紹,主打歷史人文、戶外自然、科學技術類的研學產品尤其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從產品時長看,以景區/展館主題一日游和長線多地5~9日游的產品最為熱銷。從價格上來看,多日游產品人均價格在6000元左右,較2019年暑期有兩成左右漲幅。
今年研學親子營產品有一個明顯趨勢,就是家長更青睞“大人小孩都能兼顧”類產品。為了讓孩子和家長都能獲得較好體驗,一些產品線路會在部分時段讓他們分開行動,比如孩子聆聽知識講解或參與游戲環節,家長可以同步玩旅拍、吃下午茶,二者互不干擾。
文旅行業觀察員肖遠山表示,研學產品“學大于游”的特征正不斷凸顯,而傳統目的地和大型景區也與時俱進,根據暑假研學需求推動體驗和師資等升級和轉型,如在北京,故宮、國博、清北校園等知名Ip都是研學產品的熱門目的地。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一批學生近距離接觸光學遙感尖端科技,深入了解“國之重器”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學生們聆聽了《宇宙飛船的十萬個為什么》科普講座,沉浸式了解“句芒號”衛星的卓越性能。“科學真是太有趣了”“我以后也要成為一名科學家”……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的歡呼聲、驚嘆聲不絕于耳。
“如何存儲健康細胞以備治療疾病之需”“千萬級深低溫樣本存儲細胞庫長什么樣”……在上海原能新生細胞生命科普館,浦東中小學生開啟了一場深度科技游,近距離觀看航天實物,夜宿太空艙感受“太空奇妙夜”……
據了解,圍繞科普主題,各地持續深化科普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集科普和娛樂于一體的優質科普旅游產品,為游客帶來更新鮮、更智能、更有趣的體驗。
頤和園近日推出“少年科普路”特色游覽線路。線路始于新建宮門,涉及銅牛、廓如亭、十七孔橋、知春亭、仁壽殿廣場、仁壽殿、諧趣園等9處景點。線路的推出是頤和園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的一項成果,旨在讓中小學生在山水園林中讀懂中國園林,進而愛上北京這座城,愛上悠久綿長的中華文明。
張家界武陵源區有極其珍貴的地質遺跡景觀資源,具有特殊的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是中小學生認識地球、認識自然、了解人文的重要窗口。以“科技+旅游”模式打造的一系列中小學生研學線路、課程產品一經推出,即受到大眾普遍認可。
山西地質博物館地學研究室主任呂曉立介紹,他們開展的“小小地學家”暑期研學活動,是以探究式教育為主,引導受眾群體將“看展品”轉變為“通過展品來看”,從而達到自主探究獲得知識的目的。
高溫催熱避暑游,海濱城市、西南邊疆成熱門
今夏全國多地氣溫居高不下,“能玩又能學”的室內場館成為家長們的“遛娃勝地”。去哪兒平臺顯示,截至6月23日,暑期室內博物館門票預訂量環比上月同期上漲324%,全國海洋館門票預訂量環比上月同期增長412%。
去哪兒大數據顯示,從暑期酒店預訂來看,青島、威海、廈門、海口等沿海城市,酒店預訂量較為火熱;富有地域特色的新疆、西藏、青海、云南,也是許多游客中意的暑期旅游環線。
今年暑期,濱海旅游、水上運動以及室內滑雪場都廣受歡迎。尤其是備受關注的“熱雪奇跡”滑雪場,遍及廣州、武漢、成都、重慶、無錫、哈爾濱、昆明等城市。室內雪場憑借恒溫-6℃的優勢,高標準的雪道、雪質以及豐富的雪上娛樂活動,為更多游客提供了夏日清涼的運動休閑方式,成為廣受歡迎的避暑運動休閑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跟近期網上流行的“特種兵”模式不同,許多游客在避暑的同時開始回歸享受生活的旅行狀態,以“悅己”為首要目標,追求“松弛感”。
以近期爆火的貴州“村超”為例,比賽舉辦地榕江縣近期吸引了大批游客,當地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1倍。接地氣的現場氛圍、招待游客住自己家的本地村民、熱情洋溢的民俗特色表演,讓游客不再覺得自己是游客,而這正是讓游客能松弛下來的主要原因。
盛夏時光,切勿辜負,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沖出空調房,擁抱自然與美景,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