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農村部15日對外公布三季度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后期中國糧食價格大漲或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該負責人表示,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三季度中國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19.34(以2015年為100),環比漲2.24個點,同比漲7.67個點。其中,糧食價格恢復性上漲,波動仍在合理區間,玉米價格漲幅相對較大,近期有所趨穩;進口大豆數量明顯增加,國產大豆價格高位回落。
展望后市,該負責人表示,小麥方面,7月中旬以來,中國加大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市場糧源供應充足,小麥價格已逐步趨穩。目前中國小麥全社會庫存超過一年的消費量,政府儲備調節能力強,完全能夠保障口糧市場供給,后期隨著秋糧大量上市、玉米價格企穩,小麥價格將保持平穩走勢。
玉米方面,隨著主產區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加,臨儲玉米出庫,貿易商加快出售手中存糧,以及進口玉米和替代品陸續到港,短期內玉米價格有望保持穩定或小幅回落。
水稻方面,國家稻谷庫存充足,超過一年的消費量,且今年稻谷豐收已成定局,后期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今年大豆產量有望繼續恢復,市場供應趨于寬松,價格存在繼續高位回落的可能。”該負責人表示。
他表示,今年中國糧食豐收已成定局,后期各地秋糧將陸續進入集中上市期,在全年糧食豐產、庫存充足的基本面下,糧食價格大漲或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各方面應全面理性看待市場波動行情,農戶要合理安排售糧節奏、賣個好價錢,避免保管不善導致的壞糧損失,貿易商和加工企業也沒有必要囤貨搶購,要防范投機炒作帶來的風險。”
(記者 陳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