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20日晚,第七屆湖南藝術節開幕。即日起,華聲在線推出“尋藝湖湘”欄目,挖掘湖湘優秀文藝作品,以圖文、視頻等形式集中展示近3年來湖南省文化藝術創作的新成果、新氣象。
華聲在線12月20日訊(記者 銀韻 劉思佳)12月20日晚,作為第七屆湖南藝術節開幕式劇目,湘劇《忠誠之路》在湖南大劇院上演,一幅幅具有時代感染力的畫卷,讓人仿佛置身于劇中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
從青春壯志走向高潮絕唱,戰火中的青春、愛情、理想與信仰,引發觀眾強烈共鳴。“尋藝湖湘”第一期,我們走進湘劇《忠誠之路》。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 記者 李健攝)
【藝術檔案】
湘劇:
湖南為湘。地靈人杰的湘楚大地,孕育出一朵散發著濃郁湖湘文化芬芳的藝術奇葩,這就是湘劇。湘劇以省會長沙為中心,流行于湘、資二水中下游及贛西等廣闊地帶,是湖南的代表劇種。
源遠流長的湘劇藝術,史證約歷四百余年,擁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彈腔四大聲腔,有豐富的打擊樂譜和過場音樂,程式嚴謹,表演、服飾、臉譜等都具有獨特的湖湘地方風格。
湘劇傳統劇目豐富,多數出自宋元南戲、元代雜劇和明清傳奇,少數系由藝人創作改編而成。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與民間藝術和地方語言巧妙結合,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代表劇目包括《拜月記》《金印記》《投筆記》《琵琶記》《白兔記》等。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忠誠之路》簡介:
湘劇《忠誠之路》是湖南省湘劇院創排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原創劇目,劇目體量宏偉、題材厚重、事件復雜,以湘籍英烈陳樹湘成長到犧牲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了馬日事變、秋收暴動、三灣改編、大柏地反擊、古田會議、長汀誓師、血戰湘江等一系列黨史事件,謳歌革命先輩堅不可摧的信仰力量和黨領導人民戰勝一切的英雄氣概。
湘劇《忠誠之路》主創團隊陣容強大,由著名劇作家盛和煜編劇,著名導演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李希恩、邵展寰等領銜主演。
舞臺呈現以象征性的主體形象展開,運用大寫意的概括手法,使用墨色大筆觸與局部細節的結合,凸顯劇作的精神力量。音樂以湘劇曲牌為主體,結合民歌、西洋音樂的一些元素進行創作,既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又具有時代的新潮感。多媒體選擇的是投影,通過動態的大筆觸揮擲顯現,給史料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又現代的氣息,與服裝、舞美無縫對接,形成舞臺的群像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