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3月13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楊潔規 通訊員劉衛紅 劉曉聰)株洲攸縣普通農婦陳海英,歷經7年艱辛,靠種蔬菜、湘蓮,償還丈夫去世后留下的76萬元債務,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與艱難,她的誠信感動眾鄉親也感動湖南,她被評為2021年湖南省“誠信之星”。3月6日,陳海英將最后一筆1萬元欠款還給債權人。
“老李,當初我許下的諾言,今天全部實現了,我用了7年時間,終于把家里欠下的76萬元全部還清了。”3月13日,陳海英在丈夫李愛冬墳前哽咽地說道。
丈夫遭遇車禍身亡,發現30多筆債務
即將迎來44歲生日的陳海英回憶起亡夫時,她的眼里,滿是思戀。2003年,陳海英和李愛冬組成了一個再婚家庭。
2010年,看到外地人在家鄉發展種植業,夫妻倆也想嘗試,于是從外地辭工返鄉創業。兩人承包了70畝水田,經過兩年多努力,成為當地的水稻種植大戶,后來改種西瓜,因遭遇水災,虧損不小,但李愛冬不氣餒。夫妻倆商量后,決定改種蔬菜,籌資建設80個大棚。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5年,正當夫妻倆擴大種植規模,準備大干一場時,李愛冬在去買種苗的路上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陳海英在清點丈夫遺物時,發現一個筆記本里記著30多筆債務,數額達68萬元,再加上材料款和未結工資,共有76萬元。
這對于一個原本底子薄的家庭來說,無異于天文數字。尚未走出悲傷的她,頓感天旋地轉。親友勸陳海英,“你還年輕,要為自己今后的日子著想,要么趕緊回娘家,要么去外地打工,躲一躲,沒有人講你的不是。”
令人意外的是,陳海英不僅沒走,反而做出一個決定:替夫還債。她說,“我男人走了,但賬不能爛。這錢我來還,我還不完,兒女接著還!”
拼搏7年,還清76萬元債務!
如何還債?她首先賣掉家中值錢的電視機、微波爐等物品,還掉了一些債務。接下來,她利用距縣城只有6公里的近城優勢,連片租賃10畝地,請來幾位村民幫忙,種植蔬菜。
從此,陳海英每天早出晚歸,天一亮就趕到地里,除草、松土,忙到天黑才回家。為了少雇人降成本,陳海英親力親為,常常穿梭在蔬菜大棚和菜市場之間,最多的時候一天賣出2000多公斤蔬菜。鄉村路況不好,一個男人踩著都很費勁,她卻每天要跑兩三趟,光摘菜,每天就要彎腰數萬次。一進家門,她又忙著生火做飯,照顧家人,每天累得直不起腰。
2019年,陳海英的蔬菜種植基地逐步轉型,改種湘蓮,“種蓮子相比蔬菜要輕松一點,只要打理好,收成不會太差。”
就這樣,從2015年開始,陳海英靠著種菜、種植湘蓮,一月月、一年年還著債務。當陳海英帶著賬本將一疊疊錢還給債主時,他們在驚訝之余,無不投去敬佩的目光。期間,她省吃儉用,未給自己買過一件新衣,家里也沒添置一件像樣的電器。“除了必要的開支,全家人能省就省。”陳海英說,雖然她心里很內疚,卻不得不這樣做。
多年打拼期間,陳海英也想過放棄,可一想到自己的承諾,便咬牙堅持下去。如今,她償清了所有債務,兒子也已結婚,“感到很輕松,壓力沒有以前那么大了。”談及今后的生活,陳海英充滿信心,她想抽出更多時間陪陪公婆和9歲的女兒,多存點錢,改善家庭生活環境。
陳海英的誠信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潛移默化影響著眾多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