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河北各地的春耕生產如火如荼地展開。“這幾天就要噴藥了,咱可得確保這些機器不能出現問題。”在石家莊市藁城區豐可得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和賓和機手正在檢修春管要使用的機器,“咱現在用的都是高科技。”
在劉和賓的引領下,記者走進合作社的田間地頭,恰巧看到“身材”高挑細長的拉桿式噴藥機,正展開“胳膊”踮著“腳”,“撒著歡”施展拳腳,打藥精準還不壓麥苗。
“我們這個機器上配備著一個精準施藥系統,直接把配好的藥加進去之后就不用再管了,走這一路機器都可以自動調節配藥。”劉和賓介紹,像這種帶精準施藥系統的打藥機器,他們一共有14臺,春耕生產正變得綠色、環保、高效。
據劉和賓回憶,早前,就是人背著小藥桶打藥,一個人一天才噴十幾畝地。“現在可好了,不僅有這種噴藥機,還有我們的3臺植保無人機,這一天下來能噴100多畝地呢,省時省工又省力。”
在機手的操作下,一架農用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來回穿梭,時而低空前行,時而緩緩轉彎,機身下方均勻地噴出白色藥霧,短短幾分鐘就完成了一大片小麥的飛防作業。
“除省時省力外,植保無人機的作用更體現在了精準噴灑、高濃度霧化上。”劉和賓說,這讓他真正感受到了“智慧農業”帶來的便利,正在計劃添置更多的智能農業機械。
小麥春管,離不開科學的技術指導和服務。“近期我們安排了農業技術培訓10多場,通過微信群、大喇叭,確保這些技術能夠家喻戶曉。另外,我們計劃3月中旬組織大型噴藥機200多臺、無人機80多架進行一噴多效作業。”石家莊市藁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站站長任紅曉介紹,今春以來,該區行政技術齊發力、人力物力齊上陣,確保小麥產量達到常年水平,為今年夏糧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河北省積極推動智慧農業建設,將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和農業生產相結合,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石家莊市藁城區在農機智能控制、作業監管方面進行了廣泛探索,安裝智能監管設備近千套,輔助駕駛系統2套,智能控制系統10余套。截至目前,該區建設小麥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20萬畝。農民穿著皮鞋能下地、刷著手機灑農藥,田間耕種管理處處透出“科技范兒”。(賈宏博 李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