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4月2日訊(記者 盧小偉 通訊員 徐曉瑋)“一身汗,我回來洗澡換衣服,馬上準備出發,你吃飯沒有”“還沒有,我今天上午一個人做了800人的量,下午馬上得繼續”“一定要照顧好自己,注意防護”“知道了,你也一樣”……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這樣的對話已成為向婷和丈夫劉達雄的日常。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有很多“夫妻檔”,他們站上不同的戰“疫”崗位,雖在同一個城市,卻鮮有見面的機會,用自己的負重前行,守護千千萬萬個家庭的“歲月靜好”。向婷和丈夫,就是其中的代表。
向婷和丈夫劉達雄共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通訊員供圖
向婷是長沙市口腔醫院門診手術室一名護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本輪疫情發生后,她積極向醫院請戰,要求上一線支援抗疫。丈夫劉達雄是長沙市開福區望麓園街道營盤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一名全科醫生,工作很忙,夫妻倆平時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奔赴著。面對本輪疫情,夫妻倆在沒有商量的情況下,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加入核酸采集隊。
向婷報名請戰后,回家簡單收拾了一下孩子的必需品,把1歲半的小兒子送到外公外婆家,并對父母說:“近期我會很忙,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回來看孩子。”事實上,這已不是向婷第一次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把孩子送回父母家了。此前,為支援株洲核酸采集工作,她也是第一時間請戰。抱著平日里從沒離開過身邊的小兒子說“再見”時,向婷淚眼婆娑、心疼不已。
7歲的大兒子因為要上學,夫妻倆只能利用核酸采集交接班的空隙,輪流接送孩子上下學。讓他們欣慰的是,懂事的孩子會自己洗澡、自己睡覺。有一次,他早上睜開眼驚喜地看到媽媽還沒走,一把撲到媽媽懷里,告訴媽媽晚上自己在家有多棒,希望“大白”媽媽能像他最愛的奧特曼一樣打敗病毒。向婷頓時熱淚盈眶,感慨孩子的懂事,也感慨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
采集核酸時間常不確定,夫妻倆幾乎沒空見面、打電話交流,每天只能趁著吃飯的時間通過微信留言做簡單的分享和鼓勵,然后又繼續前往一線采集核酸。每一次任務都要做到深夜,時常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來不及吃飯、喝水、上廁所……
“出任務前,我們會互道鼓勵,然后提前一個小時準備。”向婷說,只有這樣才能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工作任務,減少群眾排隊等候的時間和交叉感染的風險,丈夫亦是如此。
“最好的相守是并肩作戰。”疫情當前,他們是夫妻亦是戰友,共同留下“抗‘疫’第一線,上陣‘夫妻檔’”的最美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