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開疫散,網紅長沙重現氤氳煙火氣
數字化生態賦能,餓了么助力餐飲湘軍星耀第五極
今年“3·8”婦女節期間,餓了么聯合墨茉點心局推出芝士脆口紅新品,參與活動的7Mall店外賣銷量實現成倍增長。受訪者 供圖
餓了么在崗外賣員均已接種新冠疫苗,每日自查體溫正常、“雙碼綠色”后才可送餐。受訪者供圖
天上有顆“長沙星”,地上有座長沙城。《明史·天文志》中說:“長沙小星,下應長沙。”長沙城因星得名,歷經三千年而城址不變。
4月14日,長沙市全域調整為低風險,摘下在行程碼上掛了26天的“星”。網紅長沙,手可摘星辰。摘“星”,也意味著這座靈氣閃耀的不夜城將重現氤氳煙火氣。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餓了么此前發布了《2021餓了么夏夜生活報告》,在這幅綜合夜間營業商戶數量、活躍騎手和消費者占比、消費金額等數據指標的多維分析圖中,長沙憑借消費者的夜間高消費力和豐富夜生活場景,首次取代深圳,與北京、上海、廣州成為夏夜外賣“一線”活力城市。
星城之上,外賣衍生的居家消費、宅配到家成為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星城之上,不論是數字化工具餓小味、星選,還是聯名造星提升品牌力,抑或是紓困舉措提振消費信心,一幅觸手可及的幸福畫卷徐徐展開。
■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黃亞蘋
“網紅不等位”,聯名營銷提升品牌力
夜晚的燈光和人氣,是一座城市活力與魅力的晴雨表。晚八點后才緩緩點燃炭火的烤串店、穿梭于熱門商圈的送餐騎手……星星點點,勾勒出長沙夜晚的騰騰煙火氣息。有目共睹,長沙孕育了不少全國現象級的網紅品牌:茶顏悅色、文和友、墨茉點心局等“長沙制造”;這些新式城市元素,正在以新的力量推動著長沙的發展。
“買點鮮乳提子麻薯、春櫻拉絲盤撻寄到北京,也讓外地朋友體驗正宗湖湘味。”近日,聽聞墨茉點心局有滿79元送“芝士脆口紅”的促銷活動,長沙市民小周趕緊點開手機中的“餓了么”麻溜地點了幾款熱銷單品。不到30分鐘,一支樹莓味的芝士脆口紅隨產品一起送到小周家中。
這是餓了么聯合墨茉點心局在2022年“3·8婦女節”之際推出的新品,不足2天,100支芝士脆口紅售罄,參與活動的墨茉點心局7Mall店外賣銷量實現成倍增長。餓了么長沙本地連鎖品牌負責人楊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中部、頭部餐飲商家更傾向于用營銷創意拉動外賣端的銷量,“首次與墨茉點心局的合作效果有目共睹,雙方在3月底聯名推出的麻薯收納包,也實現了很棒的銷售轉化。”
三湘都市報記者了解到,從2021年底開始,餓了么以“網紅不等位、快樂再加倍”為主題,聯動文和友、董順桃小粒臭豆腐、虎頭局渣打餅行、檸季檸檬茶等本土網紅餐飲品牌,打造新奇特的用戶活動,讓長沙網紅品牌更長紅。“通過平臺助力,與本土商戶聯手打造創新爆款提升經營流量,讓餐飲湘軍蓬勃發展,實現長紅,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餓了么長沙市場負責人沙朵介紹。
菜品智能分析,助推網紅經濟增長
光彩奪目的網紅之城,離不開餓了么構建的數字化產品服務體系,從推出暖冬政策、三個100萬計劃,餓了么所代表的阿里巴巴數字化本地生活服務,早已跳出局限的流量之爭,在用數字化的大生態賦能商家升級本地生活的“三樓”進行貼身肉搏戰。
如,餓了么面向商家推出了一款AI菜品分析系統“餓小味”,不僅能通過平臺的數字技術及市場洞察能力幫助商家研發新菜品,還能對于現有菜品給出改良建議,幫助商家設計套餐。這套系統在真功夫、桂滿隴、桂源鋪等全國性品牌進行內測后,已將觸手伸至造星之城——長沙。
舉例來看,自2021年3月茶飲品牌檸季成立外賣事業部后,為解決飲品在配送中的撒漏、溫度變化導致的口感差異,餓了么聯合品牌先后4次升級飲品杯,即,標有地理標識的“長沙印記”杯,到大杯、中杯等常規杯型到子彈頭外賣杯,再到保溫效果更好的黑色飲品杯。
“為解決外賣出餐速度較慢的‘卡餐’問題,餓了么不僅適當延長送餐考核時間,還為外賣員準備消暑飲品、等餐零嘴,增強騎手關懷。”商務拓展專員曹華冬介紹,除緩解騎手配送壓力,平臺還設置了多杯次滿減、多人拼餐大額滿減等活動,將一個訂單的送餐量從1杯增加至2-3杯,多維度發力打造檸檬茶現象級品牌。
如今,檸季、果呀呀、金栗門、棗木烤鴨等一批品牌在餐飲江湖闖蕩時,早已離不開餓了么提供的“數字化引擎”。無論是從產品設計之初的競對分析、市場分析,還是“超級品牌日”大促下多方協調打出的外賣組合拳,抑或是大促復盤時的反饋評估,它們已經享受到數字化給餐飲經營帶來的質變。
“復蘇計劃”紓困,守護星城人間煙火
據悉,湖南餐飲業約有12.6萬家企業,就業人數達300萬人以上,不僅關乎市民的飯桌大事,也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行業。本輪新冠肺炎疫情讓餐飲業再次陷入寒冬,敢為人先的湖南人積極求生,發力外賣、彌補堂食虧損,共同構成了網紅長沙疫下突圍的吶喊。
嶺南家宴線上運營負責人陳原平介紹,長沙通報本土確診病例后,長沙人主動開啟“宅”家生活,主打商務宴請、生日聚餐、家庭聚會等用餐場景的順德菜館,堂食消費幾乎降入冰點,只能牢牢拽住“外賣”這根求生索,“區別于堂食140元的人均消費,外賣僅上架了5成菜品,設置了多款小份菜,配合大力度滿減紅包,客單價保持在45元左右。”
“平臺的業務經理就像‘小棉襖’,貼心地為商家服務。”陳原平表示,疫情之后,外賣營業額周峰值有65%-70%的增長,品牌在餓了么的增幅進入全長沙前10位,招牌菠蘿包、蜜汁叉燒包、順德炸鮮奶等招牌菜品登上岳麓區單品暢銷榜、好評榜前10位,榜單直接展示也會帶來不錯的訂單轉化。
“聽到系統響起‘餓了么為您自動接單了’的提示音,難熬的日子似乎有了點盼頭。”在長沙市天心區西牌樓經營著一家老長沙米粉店的張先生興奮不已。4月14日,隨著長沙全域降為低風險地區,后廚又呈現出往日的喧鬧。
守得云開“疫”散,餐飲店、便利店迎來久違的客流,城市的商業“細胞”隨著煙火氣的回歸正加速修復,這座網紅之城正逐漸恢復“她”曾經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