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楊斯涵 黃京
(資料圖)
近十年來,我省先后實施了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截至2021年底,我省共有幼兒園16312所,在園幼兒數229.39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9.63%,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53.79%,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8.62%。但是,我省學前教育發展提升面臨的問題仍然存在。
為此,湖南省教育廳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湖南省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學前提升計劃》),要求到2025年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進一步提高,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2%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5%以上。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幼兒園保教質量全面提高,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機制基本形成。
建設: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原則上每三年調整一次
《學前提升計劃》要求,各地要2021年新修訂的《湖南省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科學編制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原則上每三年調整一次。認真制訂年度建設計劃,從嚴審批營利性幼兒園,完善普惠性幼兒園布局,避免出現“城鎮擁擠、鄉村閑置”現象。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施學前教育服務區制度。
同時,支持人口集中流入地、薄弱地區合理新增公辦資源,補齊普惠性資源短板,支持每個鄉鎮辦好一所公辦中心園。并健全城鎮小區配套園建設管理制度,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建成并驗收合格后及時移交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原則上要辦成公辦幼兒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還要全面推進集團化辦園,構建城鄉幫扶模式,縮小城鄉學前教育發展差距,促進縣域學前教育協同、均衡發展。
此外,《學前提升計劃》強調,要落實幼兒園安全主體責任,及時排查安全隱患,嚴防各類事故發生。強化部門監管責任,建立健全幼兒園安全日常監管、重大隱患督辦、約談通報等工作機制,加大聯合檢查和集中整治力度,落實監督檢查常態化措施。并加強對幼兒園辦園行為的經常性督導,對各類違規辦園行為督促落實整改。開展幼兒園名稱規范清理行動,對片面強調課程特色及帶有宗教色彩的名稱的幼兒園進行清理整治。
落實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強化對幼兒園辦園條件、師資配備、保育教育、收費行為、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動態監管。加強幼兒園收費的動態監管,嚴禁各類違規收費行為。嚴禁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舉辦者通過任何方式取得辦學收益、分配或轉移辦學結余。
經費:不得以特色教育為名向幼兒家長另行收費
針對學前教育經費的投入機制,《學前提升計劃》強調,要落實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分擔、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機制。各級財政要將學前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落實兩個只增不減的要求,并向鄉村小規模幼兒園等薄弱環節傾斜,進一步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水平和支持水平,保障普惠性學前教育有質量可持續發展。完善學前教育資助制度,確保普惠性幼兒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優先得到資助。
從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定位出發,統籌制定財政補助和收費政策,合理確定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成本分擔比例。完善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適時進行動態調整。按照質價結合、優質優價的原則,分步、穩妥調整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間隔前一次調整時間不少于3年,但調整時限原則上不得超過5年。幼兒園不得在保教費外以開辦實驗班、特長班、興趣班、課后培訓班和親子班等特色教育為名向幼兒家長另行收取費用,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幼兒家長收取與入園掛鉤的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建園費、教育成本補償費等費用。
此外,還要加大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扶持力度。大力推進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和管理工作,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
保教: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
《學前提升計劃》要求,各類幼兒園按照國家的有關要求配備豐富適宜的玩教具和游戲材料,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強化示范引領,修訂完善湖南省示范性幼兒園認定標準和幼兒園辦園標準,啟動新一輪省級示范性幼兒園認定工作,引導每個縣市區至少培育一所示范性幼兒園。統籌制定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辦法,強化過程評估,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同時,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性教育,建立幼兒園與小學協同合作機制,加強在課程、教學、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
此外,應該加強學前教育教研員隊伍建設,遴選優秀園長和教師充實教研崗位,每個縣市區至少配備一名學前教育專職教研員,建立省、市、縣、園教研協同機制,全面提升專兼職教研員的專業能力和研究能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學前教研隊伍。完善教研指導責任區、區域教研和園本教研制度,實現各類幼兒園教研指導全覆蓋。
師資:引導和監督民辦園逐步落實每班“兩教一保”的人員配備標準
針對幼兒園教師配備、待遇保障等瓶頸問題,如何突破?
《學前提升計劃》指出,應充分挖潛創新,統籌利用現有事業編制資源,著力加強公辦幼兒園編制、人員配備并提高使用效率,多渠道配備公辦幼兒園教師,嚴禁“有編不補”、長期使用代課教師。引導和監督民辦園逐步落實每班“兩教一保”的人員配備標準。
同時,落實公辦幼兒園教職工工資待遇保障政策,統籌工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出渠道,確保教職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通過增加財政撥款、專項補助等方式,保障公辦幼兒園非在編教職工工資待遇,逐步做到同工同酬。民辦幼兒園要參照當地公辦幼兒園教職工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教職工工資待遇水平并切實保障到位。各類幼兒園依法依規足額足項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作為幼兒園等級評定、年檢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的前置條件。
針對幼兒園師資的培養培訓質量。《學前提升計劃》要求按需定向培養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專科層次學前教育教師,全力滿足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對幼兒園教師公費師范生的培養需求。支持相關本科院校加強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支持中職學校根據實際需要開設嬰幼兒托育專業。深化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改革,強化學前兒童發展、教育專業基礎,注重教育實踐能力培養,提高師范生的融合教育能力。鼓勵支持學前教育教師在職提升學歷,實施全員培訓,突出實踐導向,提高培訓實效。
(一審:黃京 二審:袁欣 三審:周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