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聲在線3月17日訊(記者黃梅 通訊員 楊田風)3月16日,湖南首個“盒馬村”——湘西十八洞鄉鴿養殖標準示范基地正式落地掛牌。住著陽光房、吃著富硒糧、喝著山泉水……肉鴿在這里經過定制化養殖、生產,將在湖南盒馬門店上架,湖南市民可享受到味道更醇香、營養價值更高的肉鴿。
盒馬村是指根據訂單為盒馬種植農產品的村莊,是阿里巴巴數字農業基地的典型代表,也是當下農村轉型、發展的新樣本。阿里巴巴在湘西十八洞鄉村打造了占地約160畝、共50余棟鴿子養殖生產倉的盒馬村。
(“盒馬村”十八洞鄉鴿養殖標準示范基地 通訊員供圖)
“位處湘西武陵源山區的花垣縣,有著特有的微生物發酵帶、土壤中的富含硒帶、植物群落里的亞麻酸帶,生態純凈,地方政府支持,鴿子養殖有天時地利人和。”盒馬村負責人、花垣羽豐鴿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香萍說。
肉鴿的標準化養殖,首先要有好的生長環境。為了讓“鴿生美好”,盒馬村里的鴿子住著“陽光板樓”,三四層的立體鴿籠,每層都能充分照射陽光。住得好,吃的也要跟上。基地研究出有助于鴿子消化的“保健砂”,富含硒等微量元素。與此同時,山泉水通過自動化管線,定時定量送到鴿舍旁。
肉鴿長大了還需要“放飛自我”。為此,盒馬村建了放飛棚。鴿子們在棚里“自由戀愛”,找到“意中鴿”后,會被安排一套專屬夫妻倆、自帶“母嬰室”的鴿舍,完成產蛋和孵化。
楊香萍介紹,技術人員每天要進行5次“保姆式”巡視檢查,保障乳鴿、青年鴿的健康生長。這樣良好的生長環境,讓鴿子肉質緊致,口感比其他鴿子吃起來更筋道。
盒馬肉禽蛋采購經理屈忠果說,下一步,盒馬村將繼續擴建養殖及加工基地,盡快試點縣域農村養殖合作社規模化養殖,讓更多高品質鴿子“飛”上百姓日常餐桌。
(一審 劉玉鋒 二審 盧小偉 三審 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