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華聲在線4月22日訊(全媒體記者 潘顯璇 通訊員 唐新文 鄧斐文)作為建設項目辦理用地預審、規劃許可、行政審批的前置條件,長株潭綠心準入是綠心保護和規劃建設的重要環節。今天是第54個世界地球日,湖南省國土資源規劃院發布了長株潭綠心準入辦理政策技術解讀。
綠心條例規定,三區分類管控的具體要求是:在禁開區內,除生態建設、景觀保護建設、必要的公共設施建設和當地農村居民住宅建設外,不得進行其他項目建設;在限開區內,在前面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土地整理、村鎮建設和適當的旅游休閑設施;在控建區內,禁止工業和其他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建設項目。
根據綠心準入管理辦法,通過區、縣/市、省三級審查程序,建設項目主體可以依法依規辦理綠心準入。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初步判斷建設項目是否可行。下載綠心云平臺App,進入綠心導航,找到項目位于綠心總規三區所在位置。根據項目位置,結合準入辦法相關條款核查是否允許興建項目類型。
第二步:進一步核查是否滿足相關建設及指標要求。咨詢相關部門將國家大地2000坐標系114經度的建設方案矢量數據與綠心三區進行疊合,核查建設內容、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綠地率等建設指標是否符合相關管控要求。
第三步:項目建設單位準備相關材料,向當地縣市區發展改革部門提出申請。主要包括《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建設項目準入申請表》;國家大地2000坐標系114經度的建設方案矢量數據及總平面布局圖;建設項目選址論證報告、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初步成果等相關資料;項目相關政府正式文件材料、專家會評審意見、批復文件、重大項目等相關依據材料。
第四步:審查及核發。經區、縣、市發展改革部門初審同意并加蓋公章后,省發展改革委經現場踏勘核實、組織第三方技術審查、根據需要組織部門聯審,同意項目準入的核發項目準入意見書,并將項目準入結果在互聯網進行公告。不同意準入的,書面說明理由。
湖南省國土資源規劃院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相關部門將通過確立違法審批建設行為的處罰制度,約束審批建設主體責任,對現狀不符合綠心保護要求的建設項目進行清理;對不符合綠心總規的建設項目依法處理;對違法違規審批或建設的行為及時查處并要求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