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肖祖華
(相關資料圖)
2022年是湖南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極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地方立法、政策制定、機制建構、保護成效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為我省經濟發展聚合了雄渾動能。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記者專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錢俊君。他表示,今日湖南,正以法治的底座、創智的雄心,審大勢、謀大局,譜寫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錢俊君表示,地方立法和政策制定,聚合了一切發展力量。去年,省人大常委會出臺《湖南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初步構建起了我省“1+N”知識產權綜合性法規體系;省委、省政府聯合發布《湖南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實施意見》,省政府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共建“三高四新”知識產權強省實施方案》,確立了我省知識產權工作中長期發展目標;知識產權工作納入省委對市州績效考核、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激發了全省各市州知識產權工作活力。
數據無言,卻振奮人心:湖南圍繞省重點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強鏈護鏈專項行動,確立143家“知識產權保護重點企業”,幫助12大重點產業鏈企業做好關鍵核心技術國內國際布局;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加強關鍵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引導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專精特新”企業在國家優勢示范企業中占比達51%;全省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4948.3億元,同比增長14.1%。
“法治護航,知創未來!”錢俊君認為,在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的征途中,湖南把各方面力量聚合成勢,向法治要保障、向知識要力量,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效能。
2022年,湖南全面健全行刑紀銜接貫通機制,省市場監管局與省高院、高檢、公安、海關、貿促會分別簽署合作協議,協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同時,健全多元化解機制,出臺《湖南省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法》,選聘首批技術調查官,全面鋪開裁決試點,工作經驗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司法部重點推介。
錢俊君告訴記者,當前,湖南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更加高效,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湖南省和湘潭市兩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建設,為湖南重點產業、重點區域知識產權保護開辟了快速通道。
湖南省、長沙市和湖南自貿區岳陽片區推動設立總規模為6500萬元的風險補償金,進行市場化運營,相關做法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典型案例;積極推動高校、科研組織專利技術向中小企業轉化實施,轉讓專利17708次,許可789次,獲國家1億元資金獎補,這些舉措,為知識產權供需對接、交易流轉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征程,新氣象。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知識產權強省”戰略的關鍵之年。
在錢俊君看來,湖南以法治引領、規范、促進和保障知識產權,這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的一次躍遷。一個創新創意涌動、法治日臻完善、監管精準高效、產業布局優化的全新態勢已然初顯。今年,湖南還將進一步完善法規體系、出臺配套措施、強化源頭治理。
緊緊圍繞“科技創新攻堅仗”中提出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高端平臺建設、激活人才創新鏈四大攻堅行動,充分發揮專利快審、快確、快維職能,綜合運用專利檢索、質押融資、股權投資等服務,促進科技創新能力穩步增強。
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惡意商標注冊,積極調整知識產權考核指標、資助政策和評獎評先政策,強化部門協同,前移打擊關口,提升專利申請和商標注冊質量。
推進知識產權保護與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聯動,推進跨區域、高層次知識產權保護協作。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加大海外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供給力度,助力“湘品出湘”“湘品出境”。
勠力同心,必能克難攻堅。湖南正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將知識產權工作融入黨和國家的發展大局,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對內激勵創新、對外促進開放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