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芳
刊載于《湖南日報》2023年5月29日08版
5月28日,2023年RoboMaster 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區域賽(南部賽區)在位于長沙市天心區的賀龍體育館落下帷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5日啟幕到28日閉幕,4天時間,32支戰隊、1000多名高校精英超燃對抗,近千萬觀眾通過視頻直播或現場觀戰。
最終,經過激烈角逐,由深圳大學隊伍衛冕冠軍,大連交通大學隊伍獲得亞軍、華南理工大學隊伍獲得季軍、西安交通大學隊伍獲得殿軍。除此之外,還有華中科技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6支隊伍直接晉級全球總決賽,將在深圳與全球的機甲高手頂峰相見。
這樣一場國際性的賽事為何會落戶長沙市天心區?背后有一場科技與“智慧”雙向奔赴的故事。
賽場很“燃”!青春與熱愛撞了滿懷
【現 場】
比賽場內,各種炫酷的機甲激情對戰,借助超強的AI技術,實現線路識別、發射“彈丸”,猛烈進攻、救贖、反殺……每局7分鐘時間,紅藍兩隊,進行多任務、高難度精彩對戰。
比賽場外,兩名解說員和機器人操作手全神貫注,進攻、進攻,后方來了對手,包抄過去,射擊,藍隊在不斷掉血……場內解說聲音、驚呼聲交織,看得人熱血沸騰,一次次把心提到嗓子眼。
這正是近年來燃爆全球的RoboMaster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區域賽(南部賽區)現場。
備戰區,隊員們抓緊時間調試機器人。
【幕 后】
5月27日,在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區域賽(南部賽區)的候場區,不少參賽者席地而坐,正在精心調試著各自機器。
“連續好幾天都只睡了幾個小時,不斷地測試、測試。”上海交通大學一名參賽隊員告訴筆者。
湖北工業大學力創團隊主力劉根,已連續3年參加該項比賽,目前他即將畢業,找到了新的公司并入職,為了圓夢,特意跟公司請了假,“這次我們的目標是晉級全國賽。”
在他手上,機器人已經完成了兩次更新換代。“雖然已經上班,但是每個周末我都會回學校去訓練,不斷地強化訓練,已經很久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了。”劉根說,團隊的40多個人也很拼,經常訓練到凌晨。
濃縮成4天的比賽,其背后,是1000多名高校精英、8760個小時的精心準備、超10000次挑燈夜戰的測試。
而天心區為了引進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區委、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多次對接溝通,區委主要領導帶隊前往賽事發起單位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洽談。最終確定該賽事近三年分區賽落戶天心。
據了解,依托賽事,天心將配套打造智能機器人研發訓練基地,承辦相關科創比賽,可大大提升高校、園區、企業之間科創交流、人才交流的活躍度,助推延伸區域數字產業鏈條。
以賽促發展!構建天心數字經濟產業大格局
【現 場】
走進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現場,炫酷的燈光,一浪接一浪的加油吶喊,仿佛置身熱血的體育賽事現場。
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融合了“機器視覺”“嵌入式系統設計”“機械控制”“慣性導航”“人機交互”等多項機器人相關技術學科,并將電競呈現方式與機器人競技相結合,為廣大科技愛好者和社會公眾帶來視覺和觀念的沖擊。
競賽現場準備。
在比賽現場,可以看到工程機器人“采礦”的場景,其“采礦”的機械臂可以應用到物流領域的拿取包裹;步兵機器人搭載的視覺識別自動瞄準能廣泛應用到自動駕駛上。賽場上的很多技術可與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高端制造業無縫接軌。
【幕 后】
“這是天心區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助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打造區域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實踐。”天心區委書記吳新偉表示,以賽事運營助推產業發展,正是天心區引進機甲大賽的初衷之一。
2022年9月,工信部支持長沙創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長沙也成功進入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方陣。
2019年,全省首個人工智能產業園落戶天心,全省首個5G人工智能示范社區在天心啟動建設;2020年,天心區開啟“數字課堂”,賦能企業轉型升級;2021年至2022年,大數據地理信息產業園不斷壯大、“天心數谷”初具規模,ARM云手機產業基地、湖南大數據交易所、全國首個開放式場景智慧環衛應用等重點產業項目相繼落地;2023年,中國電信天翼云中南數字產業園項目可實現8月份投產運營……
位于天心經開區的“天心數谷”一期,該項目已進入最后的幕墻安裝、園林施工等掃尾階段。
如今,長沙第五谷——“天心數谷”已成為全省數字經濟發展重要集聚區。數據顯示,2022年天心區新增規模以上信息和軟件業企業14家,營業收入累計達50.30億元,全年任務完成率148%,營業收入增速45%,增速居中心城區第一,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全年數字經濟核心領域規上企業增加值增速實現23.3%,居中心城區第一。
機甲大師賽自2013年創辦至今,已成為國際一流技術研發創新平臺,應用于平臺的視覺、傳感、人機交互和機電一體化、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均為國際領先水平,有力助推我國人工智能、電子信息和機器人開發等產業發展。
“天心區作為賽事主辦地,可依托平臺將各高校機器人成果轉化。同時,可為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在天心發展提供技術人才支持。”天心區委副書記、區長周志軍說。
以賽引才!天心誠意滿滿
【現 場】
4天緊張、激烈的比賽過后,5月29日,天心區專門組織了2023長沙-天心RoboMaster機甲大師超級對抗賽中來自深圳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的31名機甲青年人才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48研究所)、湖南省第一測繪院參觀交流,探討最新前沿科技及應用;深入太平老街探尋千年古街的歷史人文,領略其古今交融之美;打卡超級文和友,品味長沙地道美食和煙火文化。
“我早就想來長沙了,對‘五一商圈’的美食更是垂涎已久,這次終于得償所愿,又贏得了比賽,又完成了心愿。”參賽隊伍中來自深圳大學的胡文軒說。
因為一場比賽,選擇天心,扎根天心,這是天心區以賽引才的心愿。
【幕 后】
面對前來參賽的千余名青年才俊,求賢若渴的天心怎能錯過良機。
為吸引更多優秀青年科創人才落戶天心,天心區為大賽相關人才(團隊)精準匹配了引進落戶、創新創業、科研成果轉化、人才服務保障等方面支持政策。
比如:對在天心區落地的高精尖人才、緊缺急需人才、戰略發展重要人才(團隊),量身定制“一事一議”支持政策;對在天心區落地的優質項目,按有關辦法連續3年按年度實付租金的100%、80%、60%給予補貼,并根據項目具體運營情況,通過基金投資幫助實現技術產業化;優先支持人才(團隊)開展“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經相關程序申報認定后,每項最高給予800萬元經費支持……
從“人才政策22條”到五大人才工程、32個實施辦法;從“自貿區人才政策45條”“鄉村振興8條”,到人才政策“升級版45條”;人才總量從2017年的110萬增至2022年的近300萬,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居全國前三;2022年新增常住人口18.13萬,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
長期以來,長沙專心專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不斷推動人才政策持續升級迭代,努力把長沙打造成近悅遠來、星光熠熠的人才鼎盛之城。作為長沙主城區的天心區,在引才上絕對誠意十足。
去年,天心區重磅推出“天心紅”人才工程體系,緊緊圍繞“訪院士、聚謀士、引博士、崇名士、匯賢士”,聚焦發展所需的5支人才隊伍,實現了從引到用、從管到放、從競爭到合作、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單一對策到多元生態的轉型和優化。
對待人才,天心區承諾,你在遠方,我們會留出C位,虛位以待、靜候君來;你來天心,我們將送你站上C位,禮敬厚待,讓君實至名歸。
天心區,以滿滿的誠意讓各類科創人才在“智慧天心 融城核心”的愿景中盡情展現價值、實現夢想。(本文圖片均由鄭孟 攝)
(一審:蔣宇 二審:鄧望軍 三審: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