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田甜
從年輕女導演到農場主,2019年,在北京從事節目導演工作的胡亮,毅然決定回到家鄉湖南瀏陽,幫助父親應對經營困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胡亮在農場內。)
農場品牌重新定位、線上互聯網強勢宣傳、線下體驗項目開發……胡亮的加入,讓農場煥然一新。新老農人之間的碰撞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回到家鄉創業?10月16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將鏡頭對準返鄉創業的她。
辭職回鄉,她帶著想法重建農場
雞鳴響起,位于湖南長沙瀏陽市官渡鎮田郊村的南邊生態農場,新的一天正式開啟。
負責耕種的“老農人們”開始清掃山羊棚和準備原生態的餐食;而以胡亮帶頭的“新農人們”則開始線上接單,處理社交賬號上前來咨詢的訂單,兩代人井然有序地忙碌著。
2019年,還在北京從事節目導演工作的胡亮接到父親的電話,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家中的農場經營陷入難題。“這么好的地方,為什么就是沒人愿意來呢?”電話中的父親滿是無奈。
有著豐富品牌推廣經驗的胡亮,開始思考自己拍攝、推廣過這么多的節目和品牌,自家的農場,為什么不能好好推廣一下?2020年春節過后,胡亮沒有再次踏上北上之路,選擇留在家鄉,與父親一起經營農場。
(農場內的黑山羊養殖體驗區。)
“首先要找準農場的特色。”為了讓農場有精準的特色定位,胡亮及時調整,增設黑山羊喂養區、黑山羊全羊宴等。隨著想法一個個實現,如今,農場內不僅有農家四合院、休閑垂釣文化走廊、休閑木屋、多功能木屋廳……還有各種類型的親子體驗區。
改造繼續進行,把農場宣傳出去是重點。一直以來,胡亮父輩秉持的是踏實做口碑的宣傳方式,對于胡亮的線上宣傳模式,父親聞所未聞。看著女兒將拍攝好的視頻和圖片上傳到不同網絡平臺,農場內開始出現來自天南地北的顧客,父親感嘆:“年輕人可以把知識轉變為力量,用創新改變農場。”
不少綜藝和藝人前來農場拍攝節目,為農場的宣傳添了“一把火”。
有舞臺、被需求,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到家鄉
“現在我們農場的生存問題解決了,將來要做的就是發展問題。”胡亮對農場的未來規劃十分清晰,她預計在現有的基礎上完善各種設施,開發更多的美食和文創周邊,真正地把南邊農場的品牌做起來。
采訪中胡亮坦言,近幾年和她一般選擇回鄉創業的年輕人并不在少數。就在自家農場附近,不少民宿也不斷有新鮮力量注入。如同她一般,城市的快節奏讓年輕人感覺充實與斗志,但家鄉卻給了她更多的安定和歸屬感。
“我覺得在這里,我很被需要。”因為自己的專業對口,因為被需要,胡亮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一線城市是她的發展之地,而鄉村一隅更是她施展才華的舞臺。胡亮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現在身邊很多年輕人不再執著于繁華的城市,只要自己所學的知識有用武之地,哪里都能散發青春魅力。
隨著胡亮一般的越來越多年輕人回鄉發展,在青春與熱愛的傾注之下,每一個家鄉都在蝶變,很多山村更是一改老態,散發出青春和活力。
(一審:龍曉龍 二審:鄧望軍 三審: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