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華聲在線10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銳)“這個晾衣服的鋼絲繩要來經常加固、維護,要不就會變得松垮垮。”10月18日,在湖南寧鄉市城郊街道梅家田社區,72歲的周澤中在小區頂樓給曬衣繩子做日常維護。為了方便鄰居晾曬衣物,2016年起他便自掏腰包在樓頂拉起了鋼絲繩,安裝了晾衣架,并免費進行維護。
“看到大家在樓頂扯的晾衣繩亂七八糟,很不好看。”周澤中告訴記者,2016年5月他到樓上曬被子時,看到鄰居們為了曬被子、衣服,各自在樓頂拉起了電線,不僅沒有實現空間最大化利用,而且很不美觀,“我就想著要改善一下。”
說干就干。周澤中馬上去市場買鋼絲繩,共花了1000多元,并找來工具安裝起來。“搞完之后,感覺效果很好。”周澤中笑著說,看到大家曬被子時滿意的樣子,他特別開心。
相比金錢的支出,周澤中付出的勞動就更多了。因為曬被子的鋼絲繩用久了,就會變得松松垮垮的。他就要經常去加固、維護。現在,周澤中已經養成了定期和不定期地跑到樓頂檢查鋼絲繩的習慣,一發現有松動,就拿出工具緊固。
有時遇到天氣突變,周澤中還會主動幫鄰居收衣服、被子。周澤中說,最初他幫鄰居收了衣服、被子后,沒地方放,于是他在頂樓的室內又做了幾個不銹鋼架子,專門用于臨時放置衣物,“這樣就不怕雨淋了。”
“周爹爹是好人,我們都給他點贊。”提起周澤中,鄰居張敏貴豎起大拇指說,除了自掏腰包為大家拉晾衣繩、建曬衣架外,周澤中平時在小區里就是一位熱心腸人,為小區物業和業主都幫不少忙。“比如看到小區哪里臟了,會義務清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