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的有效手段,是主動篩查無癥狀感染者的第一道防線,可以盡早發現傳染源并從源頭上控制住疫情傳播。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為堅決阻斷疫情傳播,切實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麟游縣醫護人員堅守“疫”線,或采樣,或摸排信息,或在實驗室檢測,他們默默堅守和辛勤付出,以實際行動全力做好核酸檢測工作。
街巷樓宇間穿梭的“大白”
“您好,我們是縣中醫醫院的醫生,來為您做核酸檢測,請出您的健康寶雞核酸檢測碼。”連日來,為居家隔離人員上門核酸采樣成了黨員醫師楊育龍、護士吳麗娟兩人近期的主要任務。
3月13日,從最后一戶人家出來時已是深夜十一點多,將采集的標本送到檢驗人員手里,休息了不到2個小時,總值班的一通電話叫醒了熟睡的兩人,新的任務又來了,沒有絲毫遲疑,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穿好防護服,拿著采樣名單就出發了。
入戶爬樓、掃碼、咽拭子取樣、樣本收集、消毒……整個采樣過程不到10分鐘,他們爭分奪秒,穿梭在轄區街巷樓宇間。終于,天亮之前他們完成了任務,來不及休息,簡單的洗漱后又開始新的一天工作。
像楊育龍、吳麗娟這樣的采樣小分隊共有4支,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縣已經完成3700余人次的入戶采樣工作,最多時一天輾轉全縣43個小區,14個村組,采樣300余人。
實驗室內的“病毒獵人”
凌晨1點,麟游縣中醫醫院里的移動方艙實驗室里依舊燈火通明,王輝正與隊友們進行核酸標本檢測。
配試劑、提核酸、擴增……雖然這樣的操作已經重復了千遍萬變,但他仍然不敢有絲毫懈怠。“必須全身心投入,一點馬虎都會嚴重影響實驗結果。”王輝說。
由于樣本量巨大,連日來實驗室都是24小時運轉,7名檢測人員實行3班倒,單日最高檢測量達到1萬份。從進入實驗室到換班的8個小時,他們幾乎不會離開凳子,更喝不了一口水,只為群眾能夠早些查到自己的核酸檢測報告。
每一個樣本的處理和提取,都是與新冠病毒的“近身搏擊”,每一批次核酸檢測,也都是對檢驗人員體力、耐力的巨大考驗。作為離病毒最近的人,他們要用自己的“火眼金睛”,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堅實壁壘。
社區里的“情報偵查員”
清晨5點多,接到樓長打來的電話,“通知你包的戶7點后出門統一做核酸。”睡夢中的雪晨一下子清醒了過來,來不及洗漱,就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雪晨是麟游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時也是南坊新城社區的網格化管理員,除了完成單位的工作,還負責南坊新城66戶居民,近200人的疫情防控任務。
入戶摸排人員信息、幫助住戶注冊使用健康寶雞核酸檢測碼、協調醫護人員上門為居家隔離人員做核酸,統計核酸檢測結果,他是社區核酸檢測工作的“情報偵查員”,也是宣傳員、服務員,在若干角色中來回切換,切實保障了核酸檢測工作的高效運轉。“工作量很大,很繁瑣,但必須要做好,這事可出不得半點兒差錯。”雪晨表示。
社區是抗擊疫情的重要陣地,網格員是保護百姓的前沿哨兵。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全縣機關事業單位900余名職工干部化身網格員,走進4個居民社區,織牢了覆蓋全城的防控大網。
任凱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