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蒲大偉 趙旺 記者黃艷)近年來,咸陽市淳化縣在鄉村振興工作中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大投入力度,矢志不渝地抓好便民利民的實事、好事、大事,全縣鄉村基礎設施發生巨大變化,繪就出了一幅農村新畫卷。
瞄準短腿短板,架通富民“路”。鄉村振興,交通先行。淳化著力在提升群眾出行條件上積極謀劃,精準施力,投入14.86億元實施了交通運輸部六盤山片區扶貧攻堅示范試點縣、211國道升等改線、“淳三”公路升等改造等重點項目,累計改建重要縣鎮公路350公里,新修通村通組水泥路440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防工程448.9公里,建成了“一干四橫九縱六出口”交通路網新格局,實現了縣域內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五道并進”,打通了縣內交通“大動脈”,做暢了全縣交通“毛細血管”的“小動脈”“網動脈”,全縣建制鎮、建制村通暢率和農村客運通達率均100%。
著眼瓶頸制約,建設潤民“水”。農村飲水安全是農村群眾健康的重要基礎,也是淳化縣委縣政府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淳化堅持把興水惠民作為強農固本的基礎來抓,投入4.49億元實施水利供水項目,實施了小水重點縣項目,開工建設了屯莊水庫項目,建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61處,全縣自來水普及率100%,有效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破解了制約淳化長遠發展的水利難題。
突出農村需求,點亮光明“燈”。圍繞“保障城鄉居民生產生活可靠供電”的目標,淳化實施了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機井通電和中心村工程、貧困村通動力電、移民搬遷點通電工程等項目,投資6476萬元實施了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貧困村通動力電、移民搬遷社區通電等項目,新建改造高低壓線路415.75公里,95個貧困村239個自然村通動力電實現“全覆蓋”,全縣電力入戶率100%。
緊跟發展趨勢,聯通信息“網”。淳化縣堅持把通網絡與“科技扶貧”和“精準扶貧”相結合,積極擴大無線網絡覆蓋面。投入1543.75萬元改造存量基站95個,新建4G基站10個,實現了全縣4G網絡全覆蓋。按照“政府補一點、企業貼一點、群眾出一點”模式,投入7600萬元實施了農村數字電視共享工程,為全縣農村群眾購買5年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打通了群眾脫貧致富的“腸梗阻”。
圍繞住有所居,建設安全“房”。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志性工程,也是其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事關脫貧攻堅工作全局。十年來,淳化縣投入2.85億元建成易地移民搬遷社區18個,配套建設產業園區、社區工廠、扶貧車間、光伏電站,1129戶自身無力改善住房條件的群眾搬入新家,投入2850萬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1412戶群眾危房安全隱患得以消除,全縣貧困戶安全住房率100%,榮獲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先進縣,十里塬福緣社區被評為全國“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和全省易地扶貧搬遷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