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蒲大偉 張小軍 記者 黃艷)近年來,咸陽市淳化縣深入貫徹落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重要指示精神,高標準、高品質、高效率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讓“農民因路而富、農村因路而美、農業因路而興”,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堅持“三高”引領,建好農村公路。堅持高起點規劃,以項目為支撐引領,以“四個有利于”為基本原則,科學編制淳化縣交通運輸“十三五”規劃和“十四五”規劃,用規劃指導農村公路建設和發展。堅持高質量建設,按照“安全、環保、節約、耐久、和諧”的設計理念,設計標準以三級公路為主,按照“三同時”要求,增設警示標志標牌和防護設施,并與秦漢文化、產業特色、風土人情相結合,達到了一路一景、一路一韻的效果。堅持高標準管理,成立了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站,堅決落實“六個一”管理機制,確保工程質量監督覆蓋率和一次性交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
突出三項重點,管好農村公路。狠抓安全管理不放松,落實好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和企業主體責任,持續推進通村公路完善、安全生命防護和危橋加固等安防工程,累計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00余條300余公里,農村公路完善工程100余條200余公里,完成8座橋涵配套工程。狠抓路政管理不放松,建立“縣有路政員、鎮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政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了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制度。加強公安、交通部門之間聯動配合,采取交通綜合平臺監控、源頭治超等措施,嚴肅查處超限超載運輸、侵占和破壞路產路權等違法行為,全縣農村公路超限超載率控制在3%以內。狠抓環境整治不放松,整合交通綜合執法、公安交警執法力量,實施常態化巡查,形成了縣、鎮、村全覆蓋的道路交通綜合執法網絡。
落實三項舉措,護好農村公路。明確主體責任,建立縣、鎮、村三級路長組織體系,投資20萬元設立代管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公示牌184個,全縣等級公路養護覆蓋率、經常性養護率均達到100%。強化基礎保障,撥付628萬元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和農村公路水毀修復,建成五個現代化管養綜合站點,結合全縣路網分步實行分區管養、分片服務;并在全縣脫貧戶中錄用公益專崗農村公路養護人員300名,實現了交通扶貧與公路養護的“雙贏”。堅持示范引領,持續開展農村文明示范路及“四好農村路”示范鎮村創建工作,對211國道淳化過境改線段和全縣農村公路進行全面綠化及路域環境治理,累計創建文明示范路100公里以上,淳(化)三(原)公路被省交通廳命名為“省級文明示范路”,官莊鎮及孫家村、小池村成功創建為市級“四好農村路”示范鎮、示范村。
優化四項服務,運營好農村公路。在優化客運服務方面,投資400余萬元實施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項目,建成交通綜合信息平臺1個,客運站場9個,開通客運線路24條,實現高速客運、縣際客運、通村客運“零距離換乘”。在優化公交服務方面,建成公交首末站4個,開通公交線路3條,投放12輛新能源公交車,每年由當地財政投入420萬元進行運營補助,全面實行1元票價,極大方便群眾出行。在優化經營服務方面,對24條農村客運線路全部進行公司化改造,全縣農村客運車輛全部實現公車公營。將兩客一危GPS動態監控系統與交通綜合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實現運輸監管工作實時化、信息化、智能化。在優化電商物流服務方面,深化“交通+郵政+電商”三方合作,將農村汽車站與鄉村郵政所建設運營、農產品物流與郵政物流配送有效融合、客貨運輸與郵件運輸合理銜接,建立了“運郵商攜手、資源共享”合作機制,在全縣鎮辦設立鄉級物流運送點,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累計實現電商交易額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