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曹文龍 記者 陳奮翔)去年以來,咸陽市長武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鞏固提升農村經濟“千村萬戶”增收計劃和農業農村“六大工程”,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為切實提高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長武縣以“噸糧田”攻關建設為抓手,開展小麥抗災強管“百日行動”和“科技壯苗”活動,實施“一噴三防”統防統治10.1萬畝,全縣去年小麥迎一個豐收年,小麥畝產355.9公斤,較上年提高51.3公斤;開展“密品種、緩釋肥、覆厚膜、機械化”四大技術和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模式集成推廣力度,種植玉米8.6萬畝,推廣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種植大豆1.3萬畝,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面積4109.35畝。
以“萬元果”攻關工程為突破,抓技術穩面積。落實“減密度、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項關鍵技術,指導果農開展刮治腐爛病、追肥、花前復剪等果園春夏管及“倒春寒”等自然災害防災減災工作。全縣去年春季建成集中連片新園示范點12個,建成50畝現代蘋果苗木繁育基地1處,新建果園5200畝,老果園升級改造3600畝。
以畜牧養殖提升效益為切入點,抓防控擴產能。通過主動服務、政策引導等措施,指導養殖場(戶)有序添槽補欄,結合去年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導各鎮(街道)免疫各類畜禽60.9萬頭(只),檢疫各類畜禽1.83萬頭(只),打造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1家,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3家,新建規模養殖場10家。
以蔬菜產業提質增效為重點,抓品牌提影響。堅持“穩定面積、優化結構、保量提質”的思路,以發展“優質、高效、品牌”設施蔬菜和食用菌為重點,組織設施蔬菜種植基地完成品牌認證,并加強設施蔬菜水肥、病蟲害防控等田間管理,落實防災減災措施,減少災害損失。去年全縣共種植蔬菜2.3萬畝,其中設施蔬菜4000畝。
同時,為深入落實藏糧于地戰略,提高土地產出水平,長武縣去年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2萬畝,累計達13.07萬畝。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保障全縣糧食安全的首要任務來抓。深入學習貫徹《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糧食安全責任制規定》,始終把糧食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加強耕地保護,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據了解,長武縣不斷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目前農業機械化總動力已達到13.2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6%,主要農作物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率90.5%。積極開展農機深松整地工作,推廣深松+淺翻復式整地模式,去年完成農機深松整地面積3萬畝。同時,積極宣傳農機購置補貼及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提高農機裝備能力,優化農機裝備結構,發展壯大農機服務組織,強化農機人才隊伍建設,打造過硬鄉村振興“機械化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