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肖昆 常倩)春色醉人歸,林間百鳥鳴。群山環抱、草木萌發,在城固縣南部山區,連綿起伏的山脈彼此相依,坐落在春日的美景中,令人陶醉向往。
天明鎮大路坪村勇超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就坐落于縣城以南、巴山腳下。“嘰嘰喳喳、嘰嘰喳喳”……2月21日,走進該合作社,“雞司令”曾志勇正在給雛雞喂食。2000余只雛雞爭先“占領”有利地勢,享受美味的午餐。據介紹,這些雛雞生長時間僅18天,15天后將全部出售給甘肅的客戶。
“這種感覺帶給人希望,我對未來的生活更有信心了”。曾志勇一邊給雛雞喂食,一邊滿臉悅色地說。今年44歲的曾志勇是土生土長的大路坪村人,年輕時的他和村里大多數人一樣選擇外出務工增加收入,曾在廣州、浙江等地進過工廠、下過工地,也自主創業多次,但都以失敗告終。隨著父母年歲漸長,孩子需要照顧,曾志勇暗下決心:與其漂泊在外,不如回鄉干一番事業,照顧好家人。他的生活轉機出現在2019年。
有了創業的想法,加之自己對土雞養殖略有了解,2019年5年,他回村準備開啟養殖業。起初并不順利,缺乏養雞技術、資金緊張、沒有合適的場地等因素讓他望而卻步,但是抱著必勝的心態,在家人鼓勵和鎮村干部幫扶下,他像打了雞血一樣,鼓足干勁。
隨后,9000只雞苗進場,缺經驗,鎮獸醫站干部就上門指導,從預防到出欄,全程教授雞棚消毒液的配比、消毒方法,指導雞苗孵化的溫度和環境,并免費提供消毒用品、噴霧器、魚線等養殖工具;缺資金,村干部協助他申請了農民工返鄉補助資金5000元,同時,天明鎮政府扶持了50000元貼息貸款;缺場地,村集體就低價租用土地給他,解決燃眉之急。有了技術和資金支持,曾志勇沒有后顧之憂,他和妻子把家搬進了養殖場,熬過酷暑和寒冬,在夫妻倆的精心呵護下,第一批雞苗很快到了出售的時候。但由于銷路不廣,曾志勇只能低價出售,當年虧損了3.5萬元。
“關鍵還是要堅持,既然選擇了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在養殖的道路上,雖然跌倒過,但是曾志勇堅信幸福是靠奮斗出來的。2020年,面對疫情影響等不利因素,曾志勇的養殖場艱難前行,卻始終沒有放棄。
經歷2年多的探索和四處求經,曾志勇的養殖場已經辦成了全鎮唯一成規模、經驗足的大型養殖場。“經常有本村或臨鎮的養殖戶過來討技術、學經驗,我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如今,曾志勇的養殖場名氣已在當地傳開,更多的村民通過養殖提高了收入。
“勇超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低價賣給我180只雞苗,同時提供運輸服務和技術指導,出欄后很快全部銷往本地農貿市場和商超”。代文明是大路坪村3組人,說起自己的養殖經歷,充滿感激之情。
目前,曾志勇的養殖場占地面積30余畝,每年分批次出售大小土雞共計60000余只,產優質鮮雞蛋5000多公斤,收益達10余萬元。他還榮獲“天明鎮2020年度產業發展示范戶”。
臨近下午,曾志勇看著另一個過渡棚中的幼雞說:“再過10天,這些幼雞將到對面的山坡上實行放養,散養土雞均采用天然草料和昆蟲、玉米、谷子、米糠原糧喂養,肉質鮮美,四川、甘肅、安康等地的客戶已下訂單,銷路不愁。我打算再擴建2個雞棚,爭取改造成全自動化養殖場,讓跟著我干的村民都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