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吳夢凡 姬琳)去年以來,咸陽市禮泉縣搶抓秦創原建設歷史機遇,聚力科技創新,加速打造秦創原禮泉創新驅動平臺“政、產、學、研”等創新要素深度融合。
搭建引智平臺,聚力技術創新。該縣最大化發揮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禮泉工作站、秦創原禮泉創新促進中心、秦創原國際路演禮泉分中心平臺作用,積極舉辦科技成果展示、項目路演等系列活動,吸引創新要素向禮泉高效聚合。同時,全力打造禮泉“四大百億”產業集群,引導行業龍頭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新型研發平臺,并將禮泉企業科技成果在交大創新港成果超市線上平臺展示推介,為優質科技項目牽線搭橋,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強化服務保障,增添企業動力。結合“送政策、送服務、送資源、解難題”服務企業活動,通過結對包抓方式深入調研走訪域內企業,篩選出39家重點培育孵化對象,計劃年內指導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30家、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瞪羚企業2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家,組織申報市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各1家。此外,整合全縣農業領域科技資源,集中申報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項目。
建設科創主體,激發市場活力。在全省縣域一級,率先對標秦創原總窗口“一中心一平臺一公司”科技服務體系,組建秦創原禮泉科創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作為全縣科技創新發展的市場化抓手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專業化運營主體,將圍繞禮泉主導產業招引培育全鏈條全周期科技型企業,落實科小、高企、“小巨人”、專精特新等企業資質認定,承載“揭榜掛帥”“科學家+工程師”等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確保禮泉科技服務能力位居全市第一方陣。
打造科創特區,突出創新驅動。按照《咸陽市301科創特區建設方案》,聚焦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先試“領頭雁”要求,建設禮泉科創特區。特區建設以秦創原雙創孵化基地為載體,提供科技金融、人才引進、創業孵化等專業服務,構建企業和人才團隊入駐“0延時”、經營“0干擾”、運行“0負擔”的優質創新發展環境。同時,爭取3年內整合各級財政資金、科創基金、銀行貸款,對入駐的成果轉化和孵化項目支持不低于100萬元。
加大財政獎補,支持科技發展。持續加大縣財政對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全面落實50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100萬元科技創新種子基金。同時,對縣域內創新成效明顯的高企、瞪羚、科技“小巨人”企業和科技特派員、技術經紀人等創新主體落實專項獎補政策,激發創新主體參與秦創原禮泉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積極性,強力推動全縣科技創新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