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余芳 記者 黃艷)今年以來,咸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圍繞發揮服務群眾的“窗口”、網上辦事的“平臺”作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從群眾辦事的切身體驗著手,統籌“線上加線下”模式,把數字化、信息化作為系統動力貫穿始終,充分利用政務數據,搭建開發應用場景,將各類便民服務推到群眾“掌上”,為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細致、形象、貼心的政務服務。
依托平臺匯聚數據
建成運行了咸陽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構建了市縣鎮村四級聯動政務服務體系,累計發布市縣鎮村四級2854個政務服務部門事項44268項,辦件38.61萬件,網上可辦的事項38752項,平均壓縮承諾時限83.09%,其中網上即辦率達到62.1%,訪問量突破1000萬余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統一預約智能導引
緊盯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高頻事項,整合市縣政務服務中心咨詢服務資源,納入平臺一體化管理,實現市、區、縣政務服務大廳全覆蓋。創新網上辦事指引服務,圍繞“可查、可問、可約、可導航、可自助”渠道,統一預約服務規則,全面開展了便民高頻類事項標準化梳理,建立了統一的大廳便民服務事項庫,共涉及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類180項業務。
常辦專區一鍵好辦
聚焦企業和群眾常辦的政務服務事項,按照“常辦”和“實用”的原則,堅持“成熟一個進駐一個”的原則,開展事項梳理,建立統一的政務服務常辦事項庫。目前,個人住房信息查詢、單位參保繳費證明查詢、稅收居民身份證明開具等271公共服務類和行政審批類事項,已在咸陽政務服務網“常辦事項服務專區”上線,實現了事項統一匯聚集成,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得到了辦事群眾的充分肯定。
統建互聯陽光公開
在全省率先依托省市政務服務網,開發建設了網上中介服務超市,搭建起了為行政審批、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相關中介服務免費提供網上交易和管理的綜合性信息平臺。實現了一地入駐、全省共用,全省通行。截至目前,中介服務事項共計1378項,共入駐中介機構285家,提供涵蓋技術審查、論證、評估、評價、檢驗、檢測、鑒定、證明、咨詢、試驗等60余項服務類別。
小微切口集成服務
依托政務服務“秦務員”APP,開通運行“秦務員”APP咸陽旗艦店,已上線事項191項。開通運行“咸陽政務”微信小程序,匯聚政策解讀、精準推送、雙向互動等功能,實現各項惠企便民政策主動推送。梳理高頻事項定制辦事攻略和圖文指南,通過關注咸陽政務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中輸入想要辦理事項的“關鍵字”,即可查詢辦理所需的材料清單、辦理流程、受理窗口等,讓企業和群眾通過手機即可實現事項查詢、提交、辦理,打造掌上辦、指尖辦的高效政務服務。
互動回應評價問效
依托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搭建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企業和群眾通過政務服務“好差評”進行線上線下評價,采取周分析、月通報、季獎評等方式,從響應率、滿意率、整改率等維度進行評價,對辦理事項進行回訪。充分發揮“辦不成事反映”線下窗口作用,用問題倒逼服務質量提效增質。目前政務服務“好差評”累計辦件9.02萬件,好評8.59萬條,主動評價率95.24%,服務滿意度99.8%。
下一步,咸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將充分激活政務服務大數據資源,搭建智慧導服、智享地圖等應用場景,持續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深度,推動更多事項由“網上可辦”向“全程網辦”轉變,用更智慧的方式推進服務從“有”到“優”轉變,著力構建“線上統一預約、現場取號排隊、窗口呼叫引導、辦理服務評價、效能反饋督辦、數據精準支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加快數據多維開放、有效流動,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我們深化改革的成效,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的體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