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眼號外(ID:qingyanhw)
作者:初曉
日前,618大促預售正式開啟,天貓也隨即公布了預售首日美妝榜單。
(資料圖片)
相較去年雙11,品牌排名再次發生變化,并且也出現了一些新面孔,如彩妝品牌唐魅可、美容儀品牌昔又等。為什么是這些品牌殺出重圍?
這些品牌新晉入圍618榜單
眾所周知,隨著行業競爭化日益嚴重,618等大促節點早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不僅海外大牌、知名美妝品牌們試圖通過大促,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提高業績,新興品牌、小眾品牌也希望借此一戰成名。
青眼號外就此對比了618預售與去年雙11美妝榜單變化,以窺見這屆618又跑出了哪些黑馬與新面孔。
據天貓美妝發布的數據顯示,與去年雙11榜單相比,在美容護膚榜上,可復美、理膚泉、覓光、優時顏、MISTING、珂潤幾大品牌新晉入圍今年618預售TOP20榜單。去年雙11,這幾個品牌都未進榜(詳見青眼號外文章《李佳琦一晚賣了50億美妝》)。
彩妝榜單內,出現了唐魅可、艾杜紗兩個新面孔,尤其是唐魅可,以第九名排在花西子、雅詩蘭黛等知名品牌之前。香氛香薰榜單上則新增了梵詩珂香、華倫天奴、寶格麗等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天貓將美容儀器單獨列出,除了雅萌仍穩居榜首外,seayeo昔又、極萌、那魅等品牌勢頭猛烈。其中,seayeo昔又排名第三,而該品牌去年雙11僅位列天貓新品牌第七位,據悉,該品牌于2019年上市發售。
總結而言,榜單上的絕大部分品牌都為行業所熟知,僅唐魅可、seayeo昔又、梵詩珂香等個別品牌可以稱之為“新星”,它們創辦時間或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不長,卻在618大促期間脫穎而出。
新面孔是什么來頭?
每一次有品牌排名下降,也自然會有新的接替者。比如可復美、理膚泉等品牌去年雙11未上榜,但今年618一舉沖刺登榜。對這類品牌來講,由于品牌本身就擁有較高知名度,且有一定固定的消費者群體和基礎,因此想要在大促中獲得一席之地,并非難事。
反倒是新品牌、小眾品牌,憑什么可以在618大戰中取勝呢?這些新面孔又是什么來頭?
事實上,新面孔中也不乏看著“眼生”,實則來頭不小的品牌。比如彩妝品牌艾杜紗和香水品牌梵詩珂香。據了解,艾杜紗為日本知名美妝巨頭資生堂集團旗下年輕品牌,而梵詩珂香則為LVMH集團旗下高定香氛品牌。
據公開資料顯示,艾杜紗于1991年面世于日本,主要受眾為年輕女性,以崇尚簡單、自然為產品理念。而香水品牌梵詩珂香進入中國不足一年,2022年8月,該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首店入駐南京德基廣場以及天貓品牌旗艦店,這也就是說,此次是該品牌的首個618,能有此成績與LVMH近來重視中國市場不無關系。
而在這些新面孔中,國貨彩妝品牌唐魅可既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創立時間也不長。據青眼號外調查,唐魅可隸屬于集韻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下稱:集韻公司)。
企查查顯示,集韻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公司只有兩位股東:應婭妮和應宏杰。該公司于2019年9月開始申請唐魅可第三類商標,2020年6月正式注冊。根據公開資料,該品牌創建于2018年。
李佳琦仍是品牌出圈捷徑
眾所周知,李佳琦自成名起,就帶火過眾多品牌,比如玉澤、花西子、紅地球等等。以至于業內也曾流傳著一套公式“爆款=5000條小紅書+2000篇知乎問答+李佳琦帶貨”。
就這次出圈的幾個新面孔來說,李佳琦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助推作用。
根據青眼情報統計,李佳琦26日預售當晚上架了324個美妝產品鏈接,美妝類目產品GMV達到49.77億元,同比增長21.4%。
而據青眼號外梳理,唐魅可、艾杜紗、梵詩珂香、昔又共4個新面孔,以及理膚泉、覓光、優時顏、可復美、MISTING、珂潤、華倫天奴、寶格麗等8個新晉者當中,有9個品牌參與了李佳琦26日預售。
具體來看,這9個品牌共計上架了21個產品,每個品牌各有1-4個產品鏈接在李佳琦直播間上架。從銷量來看,MISTING防曬噴霧銷量最高,達到30萬+件;達到20萬+的產品有MISTING小黃帽防曬霜、可復美次拋精華、理膚泉B5面膜和昔又美容儀大排燈。從銷售額來看,可復美品牌是在8個品牌中,銷售額最高,上架的三個產品合計銷售額破億。
此外,理膚泉B5面膜、昔又大排燈美容儀和可復美次拋精華,銷售額分別為5360萬元、5398萬元和7160萬元,也入圍了李佳琦直播間GMV TOP20產品之列。
其次,今年上榜的三個新面孔中,唐魅可、艾杜紗共有3款產品出現在李佳琦直播間,其中“唐魅力可抹茶慕斯氣墊”銷量達到10萬+,銷售額接近2000萬元;而艾杜紗兩款產品銷量合計14萬+,銷售額合計接近14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seayeo昔又今日在社交賬號上發布了一則“道歉聲明”,表示參與李佳琦直播瞬間刷完了所有庫存,并稱“因為第一次直播,經驗不足,每個ID限購3臺,所以出現了黃牛。”據了解,參與26日李佳琦直播,品牌預定量2萬+臺。
不可否認,李佳琦作為當前為數不多的超頭主播,帶貨力不可小覷。于品牌而言,通過李佳琦,獲得曝光和業績,無疑具有較大的吸引力,也是新品牌出圈的捷徑。
不過,越來越少的新品牌出現在榜單之上,資本慎重投資美妝新興品牌,也說明流量“造星”之路越來越窄。
本文轉載自青眼號外(ID:qingyanhw),已獲授權,版權歸青眼號外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正式發布,預售直降70元!
2023年伊始,CBNData(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Yigrowth(應極數字)發起“歸流·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年度觀察”項目,結合調研問卷、流量平臺數據與資深從業人員的觀察視角,最終輸出《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
報告歷時3個月,調研350+線上營銷從業者,走訪、研究數十家品牌機構,沉淀8萬字實操干貨,深度拆解內容種草、直播帶貨、私域運營的實操策略,以期為品牌、MCN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應對線上營銷挑戰的有力參考。
更多獨家觀點及實操建議將在《2023消費品牌流量營銷進階趨勢報告》紙質版中完整呈現。隨書附贈3份“認知圖譜”,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包郵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