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喬義平記者黃艷)今年以來,咸陽市市場監管局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在服務、準入、監管、營商環境等方面想辦法、出實招,以實際行動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服務市場主體上做“加法”。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優化市場主體結構,助推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截至 5月底,全市市場主體316071戶,同比增長8%。設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一站式”服務工作站,為電商企業提供標準、計量等 “一站式”服務,助力電商企業高效發展,目前全市注冊網店數6萬余家。開展技術幫扶,免費為企業調修計量器具,減免檢定費用332萬余元,檢定計量器具4.5萬余臺件。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咸陽受理窗口正式啟動,接待咨詢15人次,通過系統受理商標注冊申請3個,辦理商標注冊人變更1次。開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全程網上辦,采取郵寄或送證上門等方式,實現企業零跑腿,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企業8家。開展“提質強企”行動,幫助6家在國、省、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出現過不合格產品的企業進行技術攻關,促進產品質量有效提升。舉辦醫藥產業推介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項目對接,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藥品生產企業已發展至34家,藥品批發企業29家,零售藥店1628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77家,保健品生產企業19家。
在市場準入上做“減法”。深化“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對食品相關產品、化肥生產企業做到“先證后核”,簡化審批手續,降低取證門檻,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旬邑縣市場監管局將“僅銷售預包裝食品備案、個體工商戶經營異常名錄移出、網絡食品交易平臺備案”等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基層市場監管所,便利群眾就近辦理業務。
在監管效能上做“乘法”。推行“沙盒監管”、“觸發式監管”,營造高效便捷的網絡市場主體準入環境。開展市場主體年報公示工作,加強宣傳和提示預警,截至5月中旬全市企業年報率72.31%。組織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堅持“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對守信企業“無事不擾”,對新業態“包容審慎”監管。落實信用修復制度,助力企業重塑良好信用,贏得更多發展機會,依法依規將213余戶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推進ODR企業發展工作,提升消費糾紛處置效率,目前,全市共發展ODR企業31家,ODR企業依托全國12315平臺在線處理投訴達42件,辦結率100%。
在優化發展環境上做“除法”。成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中心,實現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無縫銜接,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效率。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問題專項整治,切實減輕各類市場主體負擔。深入實施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檢查,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