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王娜 秦夢帆 馬榮 記者 朱娜)“這么多年,我們和物業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矛盾,沒想到法官會到咱小區,主動幫我們與物業協商處理,這次能達成共識,也多虧了咱法官的多方協調!”近日,西安市臨潼區一老舊小區李大媽如是說。
今年5月,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法院立案庭發現物業糾紛數量增長居高不下,遂立即向承辦部門發出訴源治理提示。其速裁庭受理案件后,經過綜合分析,近期矛盾沖突較大、問題較為突出的是轄區六個老舊小區,居民年齡相對較大,因房屋維修、生活垃圾處理、電動車停放等問題,與物業公司矛盾由來已久,故以不交納物業費作為對抗。
法官在走訪中了解到,訴至法院的這些物業糾紛,是這幾個小區物業矛盾的一小部分,而居民們不交納物業費的原因各不相同,而物業服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簡單就案辦案,不僅沒有幫助居民實質解決矛盾,而且未來涉物業的案件會越來越多!
考慮到這些因素,近日,臨潼法院與臨潼區房管所聯合召開“物業糾紛訴源治理座談會”,全區13家物業服務企業代表參與座談。
會議就化解物業糾紛、提升服務質量、規范物業管理等達成共識,并要求物業服務企業樹立“居民為先、服務至上”的服務意識,以服務“優質度”提升居民“滿意度”,進而推動物業服務企業良性有序發展。
會后,臨潼法院速裁庭、立案庭法官、法官助理分頭前往各涉案小區,向小區居民、物業公司詳細了解矛盾起源,充當物業公司與小區居民的“橋梁”,在幫助居民協調歷史問題的基礎上,宣講《民法典》關于物業服務合同的相關規定。
在涉訴的六個小區,共調解化解已訴案件95件,占近期訴至法院物業案件的63%,幫助協調處理未訴糾紛21起,實實在在妥善解決居民生活煩惱,為下一步探索物業糾紛訴源治理奠定良好實踐基礎。
此次系列物業糾紛的妥善化解,是臨潼法院堅持能動司法、延伸職能、主動出擊探索民生行業訴源治理的一次有益嘗試,雖然規模不大,但效果明顯,旨在破解物業服務領域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