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北汽藍谷拼了!擬收購福田閑置工廠,深度綁定華為有前途嗎?

    來源:杠桿游戲2023-08-16 19:34:53

    摘要:悲催的北汽藍谷,不成功的極狐汽車(歡迎關注杠桿游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資料圖】

    同屬北汽系的福田汽車和北汽藍谷,同時發布消息。

    根據2023年8月14日晚間公告,北汽藍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北汽新能源”)北京高端智能生態工廠建設項目,遷址變更至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福田汽車”)多功能廠(下文簡稱“密云工廠”)。

    購買關聯方福田汽車密云的閑置工廠設備類資產并實施產線技術改造,并租賃密云工廠的土地房屋及附屬設施。

    而此舉的目的,非常明確了,與華為合作生產智選類車型。

    此前北汽藍谷旗下的極狐汽車曾與華為以Hi模式合作,效果不佳,不如華為與賽力斯深度合作(智選模式)的問界系列,當然后者目前也遭遇高位后銷量下滑。

    目前,與華為進行智選合作的,除了已經上市的賽力斯問界系列,杠桿游戲注意到,還有即將上市的奇瑞智界車型,以及籌備中的江淮相關產品。

    2023年以來,北汽藍谷的銷量有一定提升,但基數不高。與華為的深度合作,能否讓北汽藍谷崛起?

    1、一波三折的高端工廠,北汽新能源有錢支付嗎?

    《經濟觀察報》日前報道說,北汽新能源高端工廠建設項目已醞釀5年,但過程一波三折。

    資料顯示,北汽新能源2018年開始籌建高端工廠,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規劃5萬輛/年產能,主要生產高端純電動轎車。

    2020年3月,北汽藍谷同意北汽新能源在采育工廠搬遷至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時,投資建設高端工廠,當時項目計劃由北汽新能源與合作方亦莊盛元共同投資。

    不過北汽新能源2020年底宣布,因戰略調整暫緩建設高端工廠。

    此次公告意味著該項目重啟。且:

    1)項目遷址變更至福田汽車多功能廠(密云工廠)。

    2)總投資為16.12億元(不含稅)低于此前的預估,包含購買密云工廠設備類資產75,243萬元(不含稅)以及其他新增投資 85,957萬元(不含稅)。

    詳細來說,此次收購的交易價格為850,245,944元(含稅);

    同時,福田汽車向北汽新能源,出租北京多功能廠土地使用權和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租金為84,851,447.85元/年(含稅)。

    福田汽車方面的公告說,標的資產評估值為75,243萬元(不含稅),賬面價值為45,121.63萬元,增值額為30,121.37萬元,增值率為66.76%。

    上述資產評估結果已履行完畢國有資產評估備案程序,最終確定交易價格為850,245,944元(含稅)。

    我們知道,北汽新能源的母公司北汽藍谷近幾年經營不好、財務壓力很大,是否有能力完成這場交易?

    透過公告杠桿游戲看到:

    1)產交易合同簽訂生效后且北汽新能源計劃SOP(2024年6月30日)后一個月內,北汽新能源向福田汽車支付轉讓價款的5%,無論SOP日期是否延遲,支付首付款的時間不會遲于2024年 7月31日。

    2)2024年12月31日前支付轉讓價款5%。

    3)2025年12月31日支付轉讓價款30%。

    4)2026年12月31日支付轉讓價款30%。

    5)2027年12月31日支付轉讓價款30%。

    也就是說,大頭都在后年(2025年)以后去了,這對于同屬北汽系的北汽藍谷來說,算是非常夠意思了,畢竟是兄弟公司。

    福田汽車公告說,北汽新能源2020年、2021年、2022年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66.5 億元、45.0 億元、58.2億元,北汽藍谷2020年、2021年、2022年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66.2億元、49.9億元、35.2億元。

    交易細節上,福田汽車也為自己留了一手,以防萬一。

    雙方在簽署資產交易合同時一并簽署抵押合同,北汽新能源將本次交易的機器設備類資產全部抵押給公司,以擔保北汽新能源應支付但未支付給公司的轉讓價款及相關應付款項和公司實現債權及要求行使抵押權而發生的費用。

    基于以上,福田汽車判斷,北汽新能源具備按協議約定支付本次交易款項的能力。

    資產租賃方面,福田汽車說,其委托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擬出租固定資產的租金進行評估,以2023年5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采用收益法的評估結果:擬整體出租委估固定資產不含稅租金價值為7,784.54萬元(不含稅)。

    經雙方協商,最終確定租金為84,851,447.85元/年(含稅)。

    租賃期為自合同簽訂日至2028年6月30日止。

    改造預計2024年6月30日完成,自合同簽訂日至2024年6月30日止為免租期。

    2、悲催的北汽藍谷,不成功的極狐汽車

    北汽藍谷曾經號稱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同時銷量也曾在那個時期非常厲害過。

    但是過去幾年,杠桿游戲此前也寫過多次,遇到困境。銷售非常難看,連續3年巨虧。

    2023年截至7月,北汽藍谷整個公司的銷售,應該說有一定起色。

    如下圖,7月銷售了3359輛車,不過2022年同期反倒更高3640輛。當然這沒什么,2022年前7月只銷售了20650輛車,2023年前7月則有38550輛——雖然絕對數字不算高,但對于北汽藍谷來說第一不容易,第二增幅高達86.68%。

    不過,杠桿游戲注意到,7月只生產了1529輛車,2022年7月生產得更多,2285輛車。

    2023年前7月只生產了6284輛,2022年同期也不高8367輛,同比下滑了24.90%——那么意味著新訂單其實依舊不多,客觀說還很低。

    對于北汽藍谷來說,這是明顯的困境。

    2022年北汽藍谷旗下的極狐汽車冠名了多長網絡直播演唱會,情懷、關注度都不錯,但是銷售怎么就沒起來?看來還是產品本身有這樣那樣的不符合消費者需求。

    根據2023年一季報,北汽藍谷營收24.97億元,同比增長44.31%——應該說很不容易了。

    同時毛利潤-2.15億元,快轉正了。

    當然歸屬凈利潤還是負值,-8.92億元,但同比增長了6.81%,算是有進步。

    不過杠桿游戲發現,有意思的是,扣非凈利潤-10.54億元,同比反倒下滑了8.28%。也就是說,靠做車賣車,一季度北汽藍谷的利潤,并沒有真的變好,其實是靠的其他收益,才讓歸屬凈利潤減虧的。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如果回溯過去幾年,北汽藍谷的業績就更差了,之前也寫過。

    比如2020年營收52.72億元,同比下滑了77.65%——2019年營收高達近236億元,這跌幅實在是。

    當年歸屬凈利潤-64.82億元,沒有看錯,就是這么夸張。

    2021年也沒有好到那里去,營收86.97億元,營收增長了,歸屬凈利潤依舊負值,只是稍微減虧,但依舊-52.44億元。

    2022年的情況也是很糟糕,好歹營收繼續增長,達到95.14億元,但相較于2021年歸屬凈利潤下滑,-54.65億元——虧損更多。

    3、華為智選模式能拯救北汽藍谷嗎?

    在北汽藍谷的此次公告中,杠桿游戲注意到,關聯董事劉宇、顧鑫、代康偉已回避表決。表決結果:8 票同意,0 票反對,0 票棄權。

    同時,該司有一名董事的意見非常顯眼、并值得重視。董事冷炎先生對該議案發表審核意見為:

    雖然此次投資的財務測算結果為正,但由于北汽藍谷承擔所有的初期投資,提請公司管理層與華為建立風險共擔機制,以應對未來銷量及收入未能達到預期水平的風險。

    北汽藍谷說明則是:該司經營層尊重董事意見,在工作中會全力落實。

    我們知道,華為與車企合作模式分為三類:一是傳統零部件供應商模式;二是Huawei Inside模式;三是華為智選模式,包括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品牌,以及與江淮、奇瑞等傳統主機廠的合作項目。

    此前北汽藍谷和華為的合作模式基于HI模式,華為先后聯手北汽極狐和阿維塔,推出車型。

    從目前看,這2個公司的合作銷量都不算好。  

    前幾個月,搭載華為HI全棧智能解決方案的極狐阿爾法S先行版上市,相比老款車型,新車價格下調近10萬元;6月中旬,極狐阿爾法S、T森林版上市,頂配車型的官方售價對比老款也下調了4.45萬元,入門款降至19萬元以下。

    應該說,也算有效果,7月極狐汽車交付1826輛;1-7月累計交付10617輛。

    極狐汽車方面表示,經過一輪價格調整后,7月全系產品銷量同比增長74%,其中阿爾法S同比增長161%,阿爾法T同比增長8%。

    北汽藍谷對極狐汽車的表現肯定是不滿意的,所以才要想辦法,過去1年我們多次看到消息,極狐汽車會效仿賽力斯,和華為搞智選模式。

    2023年5月,北汽集團及其他國資、戰略投資者參與北汽藍谷向特定對象發行募資60.45億元,看好北汽藍谷及北汽新能源未來發展。

    錢到位了,于是順理成章有了此次北汽新能源,收購福田汽車密云工廠的進展。

    圖表來源|乘聯會(特此感謝)

    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已經從藍海變成了紅海,如上圖,各家競爭之激烈。

    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64.1萬輛,同比增長31.9%,環比下降3.6%;累計銷量372.5萬輛,同比增長36.3%。

    這個增速已經放緩了很多。

    如福田汽車公告所言:

    本次交易完成后,北汽新能源項目建設進度能否按計劃達成、新產品能否按計劃時間投產并上市以及新產品投放市場后能否達到預期銷量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能否按時收回資產轉讓款以及租賃款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為降低風險,雙方約定北汽新能源將本次轉讓的機器設備類資產全部抵押給公司。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過去很多年,北汽集團過分依賴和奔馳的合作,在自主品牌、自主新能源車上能不能重振旗鼓?

    通過與華為深度綁定,北汽藍谷能否打一個翻身仗?我們拭目以待。

    我們知道,不僅北汽藍谷,華為也需要在汽車領域有所突破。2023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109億元,主要由ICT基礎設施業務和終端業務貢獻,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為10億元,占比微乎其微。

    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汽車2022年月銷很快破萬輛,大黑馬,但是2023年開始滑坡,動輒月銷售僅4、5千輛,同比大降。

    華為在汽車領域近期消息不斷,但愿華為汽車產品矩陣做起來,對北汽藍谷,對賽力斯、奇瑞汽車、江淮汽車都利好。

    本文未標注出處的財務圖表,均源自福田汽車、北汽藍谷有關公告,特此說明并致謝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杠桿游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杠桿游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亚洲性猛交XXXX|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