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利率的話是毛利除以營業收入,成本利潤率的話是除以成本。
(資料圖片)
2、以下公式可以參考一下: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額×100%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拓展資料:利潤和成本的關系:利潤=銷售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利潤,利潤率是剩余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余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余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3、成本核算的方法:移動平均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
4、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種存貨計價方法。
5、即企業存貨入庫每次均要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平均單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確定領用或者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6、單位成本=存貨成本/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永續制下加權平均法的稱法。
7、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8、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準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于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后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9、2、全月平均加權平均法,亦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10、加權單價=(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注:差價計算模塊中原來就是按這種方法處理月綜合差價率=(期初差價+入庫差價)/(期初金額+入庫金額)差價=出庫金額*月綜合差價率3、先進先出物料的最新發出(領用)以該物料(或該類物料)各批次入庫的時間先后決定其存貨發出計價基礎,越先入庫的越先發出。
11、采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
12、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的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是對于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
13、同時,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