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民政局局長于久元27日在沈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表示,日前下發的《沈陽市民政領域縮小城鄉差距三年專項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專項行動計劃》)指出,到2023年底,實現農村低保標準與城市差距由28.7%降至10%,農村特困供養標準與城市差距由25.8%降至10%。
于久元說,縮小城鄉差距,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取向。5月8日,沈陽市民政局會同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等7家市直部門聯合下發了《三年專項行動計劃》,明確了5方面、13項縮小民政領域城鄉差距的具體任務。
其中,前兩項任務就是“縮小城鄉低保標準差距”和“縮小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差距”,提出了在城市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每年提高3.5%的同時,加大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提標幅度,利用3年時間逐步縮小城鄉標準差距。
具體目標為:到2021年底,沈陽市城市低保標準提高3.5%、從每人每月715元提高到740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13.33%、從每人每月510元提高到578元;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提高3.5%、從每人每月1105元提高到1144元,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提高11.46%、從每人每月820元提高到914元。
此外,《三年專項行動計劃》還包括“優化農村基層治理隊伍結構”“強化農村社區供暖設施建設”“推進農村便民服務事項‘全市通辦’”“實施農村中心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持續推進農村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促進農村地區慈善公益事業健康發展”“壯大農村地區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強化農村志愿隊伍建設”“完善農村殯儀館配套設施”“推進村級公益性公墓建設”“提升農村地區婚姻登記服務能力”等11項任務,均在縮小城鄉差距方面作出了具體工作安排。
于久元表示,市民政局將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加強對《三年專項行動計劃》實施的指導、協調和督促,推動各項措施科學、精準落實到位,確保到2023年底,民政領域城鄉差距明顯縮小,城鄉困難群眾救助標準逐年拉近,農村地區基層社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工作效能全面加強、社會事務管理切實優化,城鄉民政事業實現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農村地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記者 李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