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寧市海昌街道舉行海創產業園項目投資簽約儀式。海昌街道迎豐、星光等12個股份經濟合作社與錢塘江公司完成簽約,正式參與海創產業園項目。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解決村集體‘有錢辦事’的根本途徑,也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和抓手。”海寧市海昌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當前,部分村社仍處在“低散亂”清退的“陣痛期”,海昌街道積極創新跨村抱團發展、政策扶持、保底分紅等機制,通過“土地+資金”和“強村+弱村”的組合,變“輸血”為“造血”,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的壯大。目前,共有12個村社參與了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占地面積52畝,在G524國道東側、施帶路南側新建以“服裝、經編、裝配式”等產業為主的廠房8幢,綜合樓1幢,建設周期為2年,建成后交由新成立的項目公司專項運營。參與該項目的村社經濟合作社通過自籌資金800萬元入股,也可通過土地復墾、綜合整治、盤活存量的方式,利用建設用地土地資源折價入股,項目投入運營后每年參股村社可享受40萬元以上的投資收益。
去年,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鼓勵村級經營性物業項目建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海昌街道出臺了《鄉村振興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財政獎補實施意見》,旨在通過經濟補助,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進一步強大,業態創新、運行和監管機制進一步健全,發展品質全面提升,助力共同富裕。而海創產業園項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海創產業園項目主要面向經濟上相對薄弱的扶持村,目的在于增強其村級集體經濟的持續發展能力。”海昌街道農業農村辦主任張軼丁說,前期針對項目是否建設、如何建設等問題,相關部門對各村社進行了多次調研。
“針對扶持村,我們還出臺了一系列資金補助政策。”張軼丁說,按照800萬元投資額測算,3年內扶持村預計可獲得項目補助300萬元、貼息補助60萬元。同時,在海創產業園投入運營后的前3年,扶持村還將享受不低于6%的保底分紅,如實際收益超保底額則按實際結算,從而實現先富帶后富,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張軼丁還算了一筆賬,通過3年的努力,力爭讓所有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性收入超300萬元,戶均達一萬元目標,超千萬元村能達到7個以上,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進一步強大。(沈燁婷 張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