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休閑廣場換裝扮靚,家門口實現電動車充電自由,就連長得過于高大、茂盛的樹木也經過精心修剪。”近來,普陀區桃浦鎮永匯新苑居民談起自家小區的“蝶變”,不由得連連稱贊。這些喜人變化的背后,是桃浦鎮在全鎮范圍內廣泛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的生動實踐,通過傾聽居民心聲、收集社情民意,切實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打通服務基層的“最后一公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說:修繕一新的休閑廣場。桃浦鎮供圖(下同)
蝶變一
社區廣場“換新裝”
永匯新苑居民區分兩期開發,一期于2003年竣工,二期于2005年竣工,一期和二期各配備一個公共休閑廣場。由于建設時間早、使用頻率高,兩個休閑廣場均出現了地面破損、健身器材及兒童游樂設施損壞等現象,不僅影響了居民的體驗感,更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鎮領導多次走訪小區實地調研,傾聽居民意見,并協調鎮規建辦、社發辦牽頭,與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代表等一同研究小區休閑廣場的提升改造方案,經多次討論協商,最終鎖定了各方都滿意的改造方案。
今年上半年,永匯新苑一期、二期休閑廣場改造工程相繼竣工,原本坑坑洼洼的路面,變成了軟底塑膠的場地,不但色彩明亮,還具備防滑功能;全部健身器材更新后,居民鍛煉起來更感舒適;嶄新的兒童游樂設施,為孩子們提供了安全的娛樂環境;新安裝的休閑長凳,讓居民們有了更多坐下來歇息的地方……修繕一新的休閑廣場,得到居民們紛紛“點贊”。
圖說:智能簡易充電樁。
蝶變二
連續加“樁”除頑疾
“以前充電要跑到很遠的車棚,樓里有些居民就從自己家窗口甩根線下來充,雖然居委會和物業一直說這樣充電很危險,但是每次充電都得走很遠的路,確實不方便。現在好了,家門口就有地方充,這樣既保證了充電安全,也規范了停車。”自從樓下新安裝了電動車智能充電樁,永匯新苑99號樓“飛線充電”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居民張老伯對家門口的變化贊不絕口。
永匯新苑小區建成時間較早,規劃建設之初沒有設置充足的電動車充電設施和區域,部分居民存在“飛線”充電、室內充電、隨意停放等行為,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大。“針對這一問題,鎮領導多次來小區調研,面對面傾聽了解群眾意見和訴求,協調解決居民充電難的問題,最終決定由鎮平安辦統籌推進,率先對小區原有17個非機動車車棚進行統一改造,安裝智能充電設施。”永匯新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霞介紹,車棚升級改造后,小區新增300余個電動車充電口,雖然飛線充電和室內充電等問題有所改善,但仍有距離車棚較遠的居民嫌麻煩,采取“飛線充電”等方式進行充電。
為破解這一頑疾,今年永匯新苑又在99號樓等4個距離車棚較遠的居民樓試點,利用樓前的空地,見縫插針建設智能簡易充電樁,從源頭解決“飛線充電”問題,有效遏制了電動車火災事故苗頭。接下來,永匯新苑將逐步在符合充電樁安裝條件的樓棟推廣這一模式,著力破解電動車充電難題,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安全充電的便利。
圖說:及時修剪清理樹枝。
蝶變三
修剪樹枝清遮障
作為一個綠化率較高的老小區,永匯新苑居民反映頗為強烈的,除了基礎設施老化和非機動車充電難等問題,最多的還是因物業更替及業委會換屆,導致小區樹木修剪不及時,生長過密遮擋陽光的問題。鎮領導多次帶隊實地查看,發現小區部分樹木樹枝雜亂無章,有些好似“伸”進居民家中,有些甚至還與電線“親密”接觸,這不僅僅影響室內采光,臺風暴雨來臨時,更存在安全隱患。
永匯新苑開始修剪樹枝,依據樹木的生長特性,進行季節性修剪整形,還居民一個舒適宜人、出行便利、潔美亮綠的社區環境。“樹木修剪之后,屋里的采光變好了,整個小區都亮堂了許多。”居民馬阿姨對居委會和鎮相關部門跨前一步、主動作為的表現豎起了大拇指。通過修剪清理樹枝,“剪”除居民的煩惱,消除安全隱患,為居民營造了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