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將啟動實施100個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
【資料圖】
為整體提升縣域普通高中辦學水平,努力滿足廣大家長希望孩子“在家門口讀優質高中”的美好期盼,12月23日,《湖南省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正式出臺。
該《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縣中整體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市域內縣中和城區普通高中協調發展,公辦普通高中和民辦普通高中協調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全省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3.5%以上。
考試: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
《行動計劃》指出,要深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實行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錄取模式,著力構建規范有序和監督有力的招生機制,堅決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保障縣中生源穩定,切實維護良好教育生態。
全面落實公民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屬地招生政策,提升普通高中指標生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比例和整體錄取率,減少普通高中招生批次,科學設置招生區域內民辦普通高中的招生錄取分數線,不斷完善普通高中考試招生制度。
全面建成地市級高中階段學校統一招生錄取網絡平臺,切實加強招生計劃、錄取過程和招生錄取信息管理和監督,對違規招生行為加大查處力度。
師資:推行教師“縣管校聘”、區域內“輪崗交流”
針對縣中教師隊伍管理,《行動計劃》強調,要依照條件標準及時補充縣中教師,繼續實施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適當擴大全省普通高中教師公費定向師范生培養規模,努力解決縣中教師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缺員問題。有關部門不得擠占縣中教職工編制或不按規定長期借用縣中教師,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并于2023年春季開學前完成整改。
同時,加強教師流動管理,推行教師“縣管校聘”、區域內“輪崗交流”,加大編制統籌調配力度。適當提高縣中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合理核定縣中績效工資總量,績效工資內部分配向優秀人才傾斜。
辦學:啟動100個縣中“徐特立項目”建設
《行動計劃》表示,要實施縣中標準化建設工程,制訂全省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標準。繼續實施中央改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項目,省里將在86個縣(市)啟動實施100個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帶動推進縣中標準化建設工程。推動縣中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完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保障體系,提升縣中教育信息化水平,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同時,進一步鞏固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工作成果,健全完善消除大班額工作長效機制,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額并做到動態清零。優化縣中布局,科學統籌配置區域內資源,嚴禁隨意撤并縣中,審慎新批設置民辦普通高中學校。普通高中新入學年級班額不得超過55人,新建普通高中學校規模原則上不超過3000人。
《行動計劃》強調,要通過政府支持、教育部門主導、學校雙向選擇的方式,在市域范圍內組織縣中對口幫扶工作。每所優質普通高中至少幫扶1所薄弱縣中。支持中山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對花垣縣邊城高級中學等5所縣中開展托管幫扶。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 黃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