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視頻?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黃亞蘋
你不經意間的選擇,已成為咖啡品牌的主戰場。
無論是“死里逃生”的瑞幸咖啡,還是剛獲得1億元融資的湖南本土咖啡品牌“小咖主”,抑或是本周在上海、北京開通“沿街取”服務的星巴克,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培育消費市場,以期讓“一天一杯”的高頻飲品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相關資料圖)
咖啡,2010年星巴克進入湖南前長沙人眼里的“洋意子”,已成為部分95后、00后的續命水。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湖南省內成立1年內,以咖啡為注冊名的公司有1422家;其中,僅長沙就占有481家。
入局者眾,誰能講出造富神話的新故事?
(在“果朵派咖啡”一家門店內,外賣員正在取外賣。)
紛紛降價,咖啡下探至5元市場
2023年春節過后,新式茶飲品牌CoCo都可打響全國咖啡降價“第一槍”,現磨美式降至3.9元/杯、生椰拿鐵降至8.9元/杯,向蜜雪冰城旗下咖啡子品牌“幸運咖”5元/杯美式以及喜茶8元/杯的美式公開叫板,將單杯咖啡的零售價帶至更低區間。
“星巴克中杯美式27元,別的咖啡能喝3—4杯,提神效果差不多,性價比更高的咖啡才是首選。”近日,在長沙市芙蓉中路一家健身房上班的露露將咖啡當成“續命水”,“一天兩杯”的高頻消費讓她成為精打細算的羊毛黨,“自帶杯還能立減4—5元,為了喝咖啡還買了個便攜杯。”
與新式茶飲、獨立咖啡館采用直接降價拉新的形式不同,星巴克、瑞幸采取上團購、向用戶派發折扣券來應對這場價格戰。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起,星巴克在APP、小程序、外賣平臺不定期發放滿減券和“買一贈一”優惠券;瑞幸多款商品在抖音直播間賣出直播專享價,日常超20元/杯的生椰拿鐵、絲絨拿鐵只要14.5元。
“以前咖啡貴,是用戶將喝咖啡當成社交行為,就像2010年長沙首家星巴克開業初期,花30多喝杯咖啡是值得在社交平臺上炫耀的事。”長沙某咖啡品牌創始人表示,咖啡單價下降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價格低、方便攜帶且適合年輕女性塑身減脂的特性,也刺激著受眾不斷增加。
異軍突起,獨立咖啡館搶地盤
3月21日18時許,站在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一角,咖啡“重度愛好者”朱女士明顯地感覺到,長沙可選擇的咖啡品牌越來越多,身邊喝咖啡的朋友也在變多,“以前會將它統稱咖啡,現在能分清手沖、美式和DIRTY的區別。”
從中山路右轉進入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長約200米的小巷內,有數十家咖啡館,從黑色工業風到韓式小清新應有盡有,咖啡館多樣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一家咖啡廳的店員稱,如今喝咖啡像是趕時髦,見朋友端一杯、拜訪客戶順路帶一杯、提神來一杯,咖啡的消費場景也在不斷增多。
對于長沙咖啡市場的變化,是隆咖啡創始人李超深有感觸。2018年,是隆咖啡推出以“長沙”命名的城市咖啡,透明咖啡杯上醒目的“長沙”,成為外地游客必打卡的咖啡店之一。“創建是隆咖啡那年,長沙最多500家咖啡館,現在應該有大大小小上千家咖啡館。”李超提到。
2018年6月,本著對咖啡的熱愛,長沙姑娘王閩在長沙開了第一家“果朵派咖啡”,果、朵,分別來自她兩個女兒的名字,“開店前幾個月,長沙叫得上名字的全國連鎖咖啡品牌只有星巴克一家,獨立精品咖啡館的數量能數得清,哪家店開了、哪些店又關了我們都一清二楚。”
直到2021年前后,王閩將長沙新晉咖啡館的增速形容為“雨后春筍”,“隔幾天就冒出一家,隔一周再去看長沙咖啡店排名,你又會發現很多新品牌、新設計、新產品。毫不夸張地說,長沙的咖啡館至少有2000家,果朵派咖啡也成為疫情三年為數不多逆勢擴張的品牌,目前在長沙已有6家門店。”
大牌搶灘,連鎖咖啡品牌戰長沙
毫無疑問,咖啡正快速搶占著“一天一杯”的飲品市場。在有著全國新消費風向標之譽的長沙,自然也是咖啡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一眾品牌摩拳擦掌,想在暗流涌動的咖啡商戰中占據一席之地。
最近,M?Stand長沙第三家門店已在長沙中心印象城圍擋,成為繼Tims、代數家、Lavassa后入駐長沙核心商圈的又一個國際連鎖咖啡品牌。Manner?coffee也放出了招聘信息,預計湖南首店將落子五一廣場。
面對外來客的高調搶灘,本土咖啡品牌同樣蓄勢待發。去年5月,專賣手打檸檬茶的檸季推出咖啡連鎖品牌RUU?COFFEE。9月,長沙新銳果茶品牌“小山境”推出全新店型“小山境·分子果咖”。長沙本土健身品牌健萌跨界開了間咖啡店見萌咖啡,首店開在健萌的大本營——長沙馬欄山。誕生于2021年,以非洲咖啡為特色的連鎖品牌“小咖主”,宣布完成規模為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該筆資金將主要用于市場推廣、渠道建設。
“20世紀90年代,上島咖啡、老樹咖啡、咖啡之翼等西餐廳混搭各類西餐和速溶咖啡,是長沙咖啡市場的首批‘培育者’。后來,星巴克、85度C等品牌進入長沙,愛時尚的長沙妹陀、滿哥在店里拍照發布在社交平臺上,開啟了2.0時代。”上述創始人表示,長沙仍是果茶、奶茶的天下,咖啡消費仍處于培育期,且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觀察
本土咖啡品牌積極應戰
群雄逐鹿,誰能笑傲江湖
國際強龍集體登陸,本土勢力毫不示弱。“本土品牌更靈活,也更注重個性化,我們會針對長沙人喜辣、重油鹽的飲食習慣對咖啡的口感、甜度做出相應調整,這是外來連鎖品牌所不具備的優勢。”王閩介紹,除美式、拿鐵等引流產品,品牌還有如桂子油美式、檸檬葉拿鐵等特色產品。
王閩認為,長沙仍處于咖啡市場的培育階段,對“咖啡成癮性”消費者而言,商家只有提供極致性價比的產品才能提高消費黏性,再用創意咖啡提升門店整體盈利,“品牌成立這5年,出現了很多一周五杯甚至累計下單超400次的重度用戶。”
“咖啡市場的平價,大部分是利潤壓縮的結果。用戶接受咖啡,必然是從甜口、好喝的拿鐵、澳白入手,再漸漸接受美式、手沖等不加奶的咖啡。”業內人士認為,長沙是一座消費前衛、包容性強的城市,也是品牌創新最好的試驗場,這種優勢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也是長沙能孵化出全國性品牌的原因之一。
“一粒咖啡豆有無限可能”,他直言,2023年,還會有更多新玩家加入低價咖啡的戰場,以期講述新的造富故事,“不過,商業世界的常態就是有些人賭對了,大部分人賭輸了。誰能在咖啡領域闖出聲響,還需要市場和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