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聲在線4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利飛)4月16日24時,湖南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網絡評選活動正式收官,7天的投票,16個參與評選的案例共獲票數超623萬票,頁面總瀏覽量逾1236萬人次。
根據票數排行榜,單個案例最高票數接近61萬票,最低的也有14萬多票。16個案例中,超過14萬票的案例有2個,超過20萬票、30萬票和40萬票的案例分別是3個,獲得了50多萬票的案例達4個,有1個案例票數超60萬。投票結果是最終評審的依據之一。
“昔日砂石碼頭,今日江豚家園——岳陽市君山區華龍碼頭生態修復范例”票數最高,達60.9萬票,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的是“攻堅治礦坑,換得花草香——常德市鼎城區石板灘石煤礦區生態修復范例”,票數為59.8萬票;排名第三的是“礦區栽上綠桑樹,蠶繭繅出振興路——湘西州花垣縣礦業生態修復范例”,獲54.5萬票。
本次評選活動由省自然資源廳主辦,省自然資源事務中心、湖南日報社新湖南客戶端承辦,湖南日報全媒體在此次投票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報、網、端、微、屏、號的立體傳播體系優勢,為評選活動帶來了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和較高的公眾關注度、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