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湖南日報5月14日訊(通訊員 鄒園 全媒體記者 劉奕楠)按照設定路徑,打孔機器人迅速移動到指定位置,伸出右臂開始打孔,不到10秒,一個精準的孔便已打完。5月13日下午,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分會場——長沙梅溪湖花園城項目,展示了智能建造機器人、人工智能安全隱患識別系統等多項智能化技術的運用成果。
“人工打孔操作慢、噪音大、灰塵多,打孔機器人可以邊工作邊吸塵,1小時作業面積為200平方米,施工效率是傳統人工的2倍,打孔精度可以達到1毫米。”中建二局梅溪湖花園城項目經理從樂介紹,這臺設備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時,還實現了綠色低碳發展。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程師在平板電腦上操作,砌塊搬運機器人前往材料倉庫,自動裝載重達700公斤的砌塊,再乘坐施工電梯,送到指定地點。“有了這個新工友,搬運就不費勁了。”砌筑工人趙鈺祥說。機器人運過來的磚整整齊齊,沒有破損。
在14日舉行的土木工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建二局副總工程師、工程研究院執行院長胡立新表示,科學技術正在逐步改變建筑施工這個傳統的密集型勞動力產業,智能、綠色、低碳引領建筑行業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