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聲在線6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京 楊斯涵 實習生 龍思汝 鄧虎)近些年來,一些縣(市、區)的普通高中,因為生源、師資流失,教育質量滑坡,高考成績不理想,失去曾經的光環,不再輝煌——這種“縣中衰落”現象,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振興縣中”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今年,湖南也在“振興縣中”上來了個大手筆——啟動建設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而且已經被列入今年的湖南“十大重點民生實事”之首。就在6月5日,湖南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公布了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建設名單。2024年底前項目將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預計可增加學位60480個,切實改善縣域高中辦學條件。
為了“振興縣中”,不久前,湖南還出臺了《湖南省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年)》。針對生源流失嚴重的問題,明確提出,堅決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保障縣中生源穩定,切實維護良好教育生態。而且要全面落實公民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屬地招生政策,提升普通高中指標生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比例和整體錄取率,減少普通高中招生批次,科學設置招生區域內民辦普通高中的招生錄取分數線,不斷完善普通高中考試招生制度;針對好老師不斷被“挖走”的現狀,明確要求有關部門不得擠占縣中教職工編制或不按規定長期借用縣中教師,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對未經組織人事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從縣中搶挖人才的學校,取消其評優評先資格。
而為了提升教育質量,還將實施縣中對口幫扶工程。要求每所優質普通高中至少幫扶1所薄弱縣中,采用與縣域薄弱高中集團化辦學、委托管理、聯合教研等方式實行合作。結對學校要建立健全教學、教研科研一體化機制,在課程建設、教學資源、管理模式等方面實現共享,促進縣中辦學水平整體提升。依托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和衡陽師范學院等有條件的省屬高校開展縣中對口幫扶工作。特別強調,幫扶高校不得收取“品牌費”,縣級政府可給予幫扶高校一定管理費,用于幫扶工作有關支出。
在大力改善縣中辦學條件方面,將切實加大財政投入,確保如期完成縣中標準化建設。同時要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額并做到動態清零。嚴禁隨意撤并縣中,審慎新批設立民辦普通高中學校。明確規定普通高中新入學年級班額不得超過55人,新建普通高中學校規模不得不超過3000人。
總而言之,辦好縣中,是教育資源均衡化分配、減少人為制造地區教育鴻溝、孩子“起跑線”落后的制度保障。隨著縣中“徐特立項目”的啟動,期待湖南能夠探索形成科技高中、人文高中、外語高中、體藝高中和綜合高中等多樣化、特色化辦學新格局。
(一審:龍曉龍 二審:蔣宇 三審: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