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黃亞蘋??實習生?朱斌?盛濤
從資本如千軍萬馬般涌入,到十薈團、你我您等品牌偃旗息鼓,社區團購只花了前后不到3年時間。2020年,踩著疫情“風口”,社區團購主導了堪稱互聯網史上最猛烈的“燒錢大戰”。然而,到了2023年,已鮮有社區團購企業披露與資本合作的最新進展。
資本快速逃離,老玩家仍在苦苦支撐。日前,社區團購老大哥興盛優選開啟團店業務,正式叫板美團旗下明日達超市;在湖南深耕7年的知花知果,則繼續搭建社群團購、單品開發、檔口批發相結合的經營模式,打算拓展湖北、江西等鄰省業務。
【資料圖】
未來,社區生鮮團購將往何處發展?
(6月16日,市民在長沙開福區“小許到家”社區團購自提點選購。?)
市場
資本集體出逃,興盛優選連關數城
2022年撤出山西、江蘇、浙江、河北和安徽5省社區團購業務的興盛優選,這一次因撤出福建而站在聚光燈下。2023年4月,為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興盛優選發布內部文件,宣布關停福建業務。三湘都市報記者在“興盛優選”微信小程序搜索福建下屬7座城市自提店,均提示“暫無搜索結果”。
6月16日,興盛優選官網展現的全國布局圖上,社區團購業務暫聚焦在湖南、湖北、江西、陜西、廣西、廣東6個省份。這與其巔峰時期在全國18個省份布局的版圖相比,經營城市數量銳減三分之二,風光不再。
“過熱”到“過冷”的冰火兩重天,早已在社區團購行業中奏響。三湘都市報記者梳理發現,十薈團、同程生活、興盛優選組成的“老三團”,在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淘菜菜為首的“新三團”夾擊中步履維艱。2021年7月,幾天內經歷欠款追償、更名、轉型的社區團購平臺同程生活宣告破產;2022年3月,十薈團關停全國城市的所有業務,公司進入善后階段。
《2021上半年社區團購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1月至5月,社區團購正式進入中場戰事階段,5個月的融資金額超262億元,超過2020年全年的融資金額;該時間段發生的8起融資,最晚在4月29日,此后資本便陷入沉寂。
該《報告》還提到,2018年至2020年,社區團購賽道的融資迎來井噴,3年間融資共計約百起,融資金額從20多億元快速增長到200億元。2021年融資數量減少,在資本推動、巨頭親自入場等因素作用下,社區團購企業早已迎來一場大洗牌。
業內人士曾透露,2020年下半年,某互聯網企業打算以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興盛優選,但興盛優選堅持以上市為階段性發展目標,雙方在收購金額上未達成一致意見。之后,該互聯網企業領隊進入長沙,組建供應鏈、BD團隊發展社區團購業務,試圖以“價格戰”將興盛優選的客單價、日活躍用戶、團長數量等核心指標打下去,以獲得最終的勝利。
這場暗自較勁的收購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但社區團購的“大清退”仍在繼續。6月14日,天眼查提供的數據顯示,湖南省社區團購相關企業現存120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61.3%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至10年內;從地域分布來看,長沙市以90余家企業位列第一。
變化
大廠入局,老玩家求新求變
2022年夏天,社區團購領域逐漸出現了新的變化。滴滴旗下“橙心優選”、美團旗下“美團優選”、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陸續上線。
舉例來看,2022年9月,中國郵政跨界開設的蘇錫杭生鮮超市試運營,采用“流量+會員”、線上“小程序+公眾號+社區團購”形式,規劃社區團購業務。2022年10月,美團優選稱其將品牌定位調整為“明日達超市”,提出全新品牌標語“真的真的省”。
互聯網大廠們慣用的燒錢拿市場的玩法,快速擠占了老玩家的生存空間。湖南為首的社區團購品牌,也打響了一場“反擊戰”。
關閉低效門店、退出虧損嚴重的地區只是興盛優選毅然決然斷臂求生的手段之一。5月,興盛優選在武漢試運營團店業務,由董事長岳立華、首席執行官周穎潔親自帶隊,此舉被外界譽為老大哥吹響反擊號角、能否打贏翻身戰的關鍵一戰。
團店業務,顧名思義,在目標城市開設小型實體店,門店既是自提點,還承擔著商品銷售功能。顧客在線上下單的商品,由城市中心倉直發門店,節省了原本社區團購模型下的網格倉環節,以便節省出更多毛利。據了解,興盛優選聯合創始人劉輝宇對該項目負責,在內部定下2024年底開設10萬家團店的目標。
此外,2016年10月,在嘗試傳統市場批發、水果實體店、微商一件代發等模式后,知花知果正式轉型社區團購,以“社群團購+單品開發+檔口批發”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為主,與國內外水果、海鮮核心產地合作,自建本地倉儲、分揀及社區直配系統。
品牌創始人蔡世龍透露,知花知果主要瞄準中高端消費群體,目前已覆蓋長沙市超1000個中高檔小區,2023年會繼續開辟湖北、江西等省份業務,“結合重點團長幫扶計劃,品牌下設團店項目‘知花小店’升級為‘知花驛站’,待月團效達6萬至10萬元取件,將升級為提貨點、實體店。”
觀點
規劃人際變現,打造差異化運營新模式
對于社區團購的未來發展,第三方機構易觀分析在行業報告中建議,在強監管政策背景下,互聯網平臺企業應回歸零售業本質,打造生鮮供應鏈體系,為用戶提供有保證、有質量的產品;同時利用自身優勢,與上游各環節廠商協同發展;賦能本地供應商和團長,差異化運營各區域社區團購業務,保障區域市場的平穩發展。
“社區團購仍然是目前最好的生鮮零售渠道。”蔡世龍認為,在風起云涌、巨頭圍攻的社區新零售市場競爭中形成優勢,就要以客戶為中心,回歸零售本質,“社區團購憑借高效的供應鏈優勢,有效降低生鮮產品的高損耗率,能夠及時將最優質、新鮮的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重塑了生鮮的供應體系,也打通了其他農副產品的銷路。”
“日常生活中,社區團購的優勢在價格;疫情防控期間,它的優勢在貨源穩定且能及時送貨上門。”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品牌、供應商在涉足社區團購領域時,要帶有目標性地獲得更多意見領袖,后期應用于人際關系在電商中的變現。
(一審:熊泊宇 二審:余畫 三審: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