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都是“跑腿小哥”,卻有三種不同的高溫津貼
高溫“烤”驗,你的津貼拿到了嗎
(資料圖)
7月6日,長沙外賣員小游正在查看訂單。
7月6日,長沙市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高溫來襲,對于戶外工作者來說,往常的工作變得更加“有挑戰性”。
面對持續不斷的高溫,戶外勞動者能否及時享受到高溫津貼?靈活就業人員的高溫“清涼權益”如何維護?7月6日,三湘都市報記者進行走訪調查。
他們會拿到貨幣形式高溫津貼
“我們有高溫津貼,每年都發!”上午9時,快遞員小何正在忙碌著,面對記者詢問高溫補貼一事,開心地答道:“熱是真熱,但這幾個月比其他月份效益更好,熱一點也值得!”
小何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快遞公司每年會有3個月發放高溫津貼。“高溫津貼會在18日發工資的時候一起發放,前面幾年是一百多或者二百。”小何表示,高溫津貼是按月發放,每個月定額,“今年聽說還會漲一點。”
同樣拿到高溫津貼的還有快遞員李師傅。“我們固定7月、8月、9月這3個月發高溫津貼,本月津貼隨下個月工資一起發放。今年還沒發,所以不清楚今年的津貼金額。”李師傅告訴記者,去年公司是按照每個月200元發放的。不僅如此,每天溫度最高的時段,公司會強制要求大家休息,同時還會發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物資。
防暑物資“充當”高溫補貼
對于外賣小哥小陳來說,夏天的送餐工作“很有‘烤’驗”。“有時候商家出餐慢,等拿到餐,電動車車座都燙屁股。”小陳告訴記者,他主要負責友誼商店一帶的外賣訂單,他每天工作大概10個小時。
“公司是否按時發放高溫津貼?”面對記者的提問,小陳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沒有。干了幾年了,從來沒有領取過高溫津貼。高溫物資倒是有發,冰袖、水、藿香正氣水這些東西。”
和小陳同樣遭遇的還有快遞員劉先生。劉先生主要負責長沙市第一醫院附近的快遞配送,一般從8時工作到18時。“中午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怕高溫天氣中暑,會隨身攜帶一些藿香正氣水,單位有發。”劉先生告訴記者。
津貼放在訂單里,每單0.5元到2元不等
與發放現金津貼或者物資沖抵不同,部分外賣、快遞行業從業人員表示,高溫津貼是以訂單補貼的形式發放。
“一直有高溫津貼,從6月中旬開始發到9月份,按外賣單數發放。”外賣員何先生告訴記者,在高溫時段,平臺眾包的配送費會包含臨時補貼,少則0.5元,多則2元。何先生主要在開福區北辰三角洲附近接單配送,從6時工作到16時。“補貼放在訂單里也不錯,多勞多得,跑得多,一個月能有大幾百呢。”何先生坦言,公司高溫津貼的發放方式,對于騎手工作積極性有明顯作用。
提醒
高溫津貼不得低于300元每月
且以法定貨幣形式發放
今年6月中旬,省人社廳、省總工會等七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夏季高溫勞動保護工作的通知》,明確要嚴格落實高溫津貼制度。
《通知》要求,自2023年7月1日起,湖南省高溫津貼標準調整為不低于300元/人/月,發放時間為3個月(7月、8月、9月)。高溫津貼由勞動者所在單位負擔,納入工資總額,在職工福利費中列支,不計入最低工資標準和正常工作時間工資。
值得注意的是,高溫津貼應以法定貨幣形式發放給勞動者,不得以發放清涼飲料、防暑降溫用品等實物或各類有價證券代替。
面對持續高溫卻拿不到相應的高溫津貼怎么辦?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未按照要求發放高溫津貼,可以撥打12333舉報投訴。我省將進一步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對不按規定發放勞動者高溫津貼或其他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及時依法查處并責令改正。
■全媒體記者 王智芳?實習生 劉思瑤 孔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