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湖南省促進水運發展的政策措施》(簡稱“政策”),提出七條支持政策措施,打通水運這條湘品出湘黃金通道。“走水路”,會給湖南帶來哪些利好,今天侃財君就來跟你侃一侃。
湖南水系發達,水運條件成熟
水是湖南明顯的地理特征。湖南北擁洞庭、吞吐長江,南繞四水、孕育三湘,全省河湖眾多、水系發達,水面總面積超3370平方千米,為湖南水路運輸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讓眾多“三湘名品”通江達海,站上世界舞臺。
(資料圖)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船舶正在過閘。圖片來源新湖南)
近年來,湖南積極推進水路航運發展,湘潭港鐵牛埠港區、湘潭易俗河港區、湘潭九華港區、岳陽湘陰縣漕溪港碼頭、株洲港建霞碼頭等一大批碼頭完成提質改造,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去年,岳陽城陵磯港完成100萬標箱,正式加入“百萬標箱俱樂部”;全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67億噸,同比增長8.3%;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3.73萬標箱,同比增長49.4%。
(城陵磯港。圖片來源新湖南)
今年,湖南繼續加大投資,加快形成“一江一湖四水”高等級航道網及“一樞紐多重點廣延伸”港口體系建設,助力水路航運發展。
“走水路”,湖南還要向鄰省取經
湖南雖然水資源豐富,但高等級航道不多,水路航運經過多年發展,仍存在諸多不足。
以洞庭湖為例。洞庭湖位于長江黃金水道與京廣交通動脈交匯處,通江達海,是重要的水運交匯地,是湖南通過長江與外界連通的“重要門戶”。
但洞庭湖區現有Ⅳ級以上航道1279公里,高等級航道不多,目前沒有Ⅰ級航道,Ⅱ級航道僅有279公里,Ⅲ級航道僅有501公里,部分航道只能季節性通航。
去年,城陵磯港正式加入“百萬標箱俱樂部”,而同為長江中上游省(市)的重慶、湖北早已加入了“百萬標箱俱樂部”。
以“鄰居”湖北省作參照。目前,湖北擁有通航河流230條,可通航里程達9066公里,高等級航道里程達2090公里,位居全國第二位。武漢港已形成一個以武漢至上海為軸,以長江中上游港口至武漢新港為“內陸輻”,以上海至全球為“遠洋輻”的全球性江海聯運網絡。
湖北省港口吞吐量、集裝箱量、水路貨運量連續多年居長江中上游首位?!白咚贰保线€要向鄰省取經。
暢通出湘水路,有哪些利好?
走水運,運量大,成本低,效益顯而易見。
岳陽城陵磯港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侃財君,水路運輸成本為鐵路運輸成本的五分之一,是公路運輸成本的十五分之一,適合煤炭、鋼鐵、工業產品等大宗貨物運輸。
縱觀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無不是因為充分利用水運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了核心競爭力。全球大多數國際化城市,都是因為有港口而發展起來的。
暢通出湘水路,有哪些利好?以長沙新港為例,長沙新港利用水鐵聯運,每噸貨物可降低物流成本50元,全年預計可為湖南企業降低產品外發物流成本3000萬元。
(長沙新港利用鐵水聯運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圖片來源新湖南)
降低物流成本,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湖南出臺政策,從強化規劃引領、推進省市共建、強化資金保障、加大用地保障、促進水路運力結構調整、支持水路集裝箱運輸發展、加快推進水運項目前期工作等七個方面,推進水路航運發展,降低綜合物流成本。
“走水路”,促進航運發展,湖南大動作不斷。日前召開的湖南省港航整合和發展工作推進會透露,湖南將以湖南省湘水集團有限公司為基礎,成立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團,作為全省港航資源整合的統一平臺。
力爭到2025年,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團泊位數達到109個、港口年吞吐量達9000萬噸左右。
(一審:余畫 二審:鄧望軍 三審: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