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華聲在線8月10日訊(記者 趙瞳銥)8月10日,記者從長沙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長沙自2011年啟動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相關工作以來,通過十余年的全力打造,形成了“全覆蓋收運、全自主工藝、全資源利用、全社會參與”的餐廚垃圾收集處理“長沙模式”。
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按照“全面覆蓋、分步實施”的原則分期實施。目前全市已簽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承諾書的大中小型餐廚垃圾產生單位超過30000家。為保證餐廚垃圾收集的“真”覆蓋,配套建設餐廚垃圾收運處理智慧監管平臺,采用GPS+GIS應用技術,結合收運車攝像頭實施定位監管和路線規劃,實現對全過程的大數據匯總分析、統計及云平臺存儲。
餐廚垃圾經預處理產生的廢油、廢水和廢渣可以再次進行資源化利用,實現變廢為“寶”。例如:廢油可加工制成工業級混合油;廢渣一部分用于焚燒發電,另一部分用于下游企業昆蟲養殖制成高蛋白飼料。以2022年為例,全市收集處理餐廚垃圾38萬噸,生產工業級混合油 2萬余噸、沼氣發電約3千余萬度,最后約10萬噸廢渣交合作單位用于焚燒發電。
近年來,長沙市持續提升自動化水平,生產環節采用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和指揮調度,實現了“無人工廠”作業模式。目前長沙市餐廚垃圾處理設計規模1560噸/天,相關企業擁有各種餐廚垃圾處理專利技術40余項,形成了餐廚垃圾處理全流程的全自主整套工藝技術方案。
據悉,為推動“地溝油”、潲水以及家庭廚余垃圾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保障市民食品安全,引導廣大市民參與到餐廚垃圾處理工作中,長沙市配套建設了餐廚垃圾處理展示館、長沙市生活垃圾分類展示館等眾多展館,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組織開展環境教育活動,營造濃厚氛圍,對于培養社會公眾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習慣,推進城市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提升“無廢城市”建設水平發揮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