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北斗+低空”融合發展論壇現場。組委會供圖)
華聲在線9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謝卓芳)9月23日,2023湖南(國際)通用航空產業博覽會“北斗+低空”融合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北斗時空技術如何有效支撐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引發與會院士專家、企業家熱烈探討。
低空經濟是一種組合型的經濟形態,涵蓋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航空器等低空活動,其核心是飛行器和產業形態的融合。近年來,我國密集發布一系列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低空經濟迎來新一輪政策紅利期。相關研究表明,2022年全球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已超百億美元,到“十四五”末,我國低空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到3至5萬億元。
作為通用航空發展不可或缺的時空信息保障系統,北斗對低空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北京市中位協北斗時空技術研究院院長曹沖認為,低空經濟涉及多個方面,正好濃縮了北斗的典型應用服務,低空經濟實質上是北斗的應用服務樣板。
發展“通用航空+北斗”模式下的低空經濟,湖南得天獨厚。湖南是全國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同時具備北斗技術創新核心策源地優勢,目前湖南北斗產業集群擁有企業400余家,聚集國內行業80%以上的核心技術資源。
湖南省貿促會副會長鄧羅興介紹,目前湖南已建成全國第一個低空空域監視網。近年來,湖南積極探索北斗時空技術在低空產業鏈上的應用,在通航應急救援、無人機物流試點及應用、林業空地一體化服務、無人機數字農業服務、環境監測、物流配送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與會專家建議,湖南要以構建北斗產業創新發展為抓手,推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如加強政策法規支撐力度、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推進提質機制創新、強化市場開發和堅持創新驅動等。
(一審:田鎮圓 二審:盧小偉 三審: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