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是事關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之舉和改革之鑰。今年以來,全省統一戰線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著力把統一戰線獨特優勢和全省營商環境建設所需結合起來,廣泛凝聚統一戰線政治共識,引導全省統一戰線成員樹立“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的理念,助力優化營商環境。9月28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委統戰部、農工黨省委、致公黨省委、省工商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全省統一戰線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圍繞“辦事方便”展現新作為
全省統一戰線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實踐體驗,帶著感情、帶著溫度,傾聽群眾、企業、基層的訴求,與他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實際問題。
大連市委統戰部圍繞促進“兩個健康”向民營企業延伸工作觸角,在市、區兩級建立116個民營企業觀測點,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研究處理。錦州市委統戰部建立“網上中介服務超市”,上傳涉及知識產權、網絡安全、廣告法等領域的普法視頻,設立答疑郵箱,為網絡新媒體人士提供專業咨詢服務。鐵嶺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積極服務民營企業,開展“服務企業靈通快線”活動,為全縣民營企業提供各類行政事項的引領代辦服務,做到提前介入、跟蹤指導。
農工黨遼寧省委承擔了對全省醫療衛生領域營商環境建設情況民主監督任務,采取深入實地考察暗訪等形式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上報調研報告、意見和建議300余條。
圍繞“法治良好”實現新突破
致公黨遼寧省委圍繞“依法行政貼心服務”兩個重點,扎實開展營商環境民主監督調研,全面了解我省營商環境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致公黨省委、各市委先后召開座談會和進行暗訪活動18次,征集金點子42個,形成調研報告十余篇。
省委統戰部發揮統一戰線在法治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引導統一戰線成員圍繞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入調查研究、開展民主監督、積極獻計出力。
民革遼寧省委組織民革律師對司法領域營商環境建設情況進行明察暗訪、案例分析,了解我省司法機關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舉措,分析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我省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對策建議。民建遼寧省委與省營商環境建設局建立聯動機制,發揮民主監督職能,為大連相關企業解決拖欠6年之久的應返還資金問題。省工商聯建立健全與司法及司法行政機關合作機制,及時聯系協調,推動一批典型案件的處理解決。沈陽市工商聯與市委政法委定期舉辦“企業涉法訴求現場辦公會”,與公檢法部門定期開展“法企雙進”活動。
圍繞“成本競爭力強”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工商聯干部主動深入民營企業,及時反映并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在全省“民營企業服務月”期間,省工商聯全體班子成員實地走訪民營經濟代表人士,與54位企業家面對面交流,開展談心活動。實地走訪商會35次,收集問題和意見建議150多條,大部分問題得到解決。
支持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省統一戰線找準定位、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反映問題、牽線搭橋、推動落實。
九三學社遼寧省委聚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積極開展“院士專家行”活動,助力撫順市石化產業優化升級。營口市委統戰部與全市33家金融機構全面建立合作關系,搭建“金融惠企”平臺,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題。遼陽市委統戰部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牽頭協調相關單位開展“送貸進企”活動。錦州市委統戰部發揮市委統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為88家企業協調解決問題200多個。
圍繞“生態宜居”作出新貢獻
圍繞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創新生態,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在服務群眾、改善民生上凝心聚力。
丹東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積極爭取民族特色資金,改善少數民族群眾居住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與有關部門共同推進“農林產業+民族文化+鄉村旅游”的發展新模式。阜新市彰武縣委統戰部在推進“百企帶百村·助力鄉村振興”活動中主動牽線搭橋,協調長青牧業有限公司組建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輻射全縣21個鄉鎮。民進遼寧省委發揮界別優勢,依托遼寧民進開明書畫院和文藝界會員,常態化組織文藝進企業、進校園、進鄉村和社區等活動,助力打造良好社會生態。大連市委統戰部與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聯手共建大連市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和網絡代表人士實踐鍛煉基地,先后選派24名代表人士在大連市營商局實踐鍛煉。(徐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