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不久的徐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向全市上下發出了“建設產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奮力譜寫徐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動員令。
國慶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徐州市委、市政府就召開全市三季度重大產業項目觀摩點評會,目標更加聚焦、導向更加明確。
此次觀摩點評會把焦點放在了主城區和淮海國際港務區。在黨代會報告中,對主城區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推動主城區都市工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按照“一地一定位”的要求,支持鼓樓爭創全國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示范區、云龍建設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區、泉山打造城市型經濟先導區,形成百舸爭流、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從現場觀摩的12個重大產業項目來看,其中包含4個都市工業項目、4個現代服務業項目,充分體現了主城區和港務區深入推進“765”計劃,堅持不懈抓招商、上項目、擴投資的強勁態勢。大家紛紛表示,通過現場觀摩,看到了差距、明確了方向,必須堅持久久為功、崇尚實干,為全市實現“十四五”強勢開局提供強有力支撐。
■錨定都市工業發展方向
泉山區螞蟻膠囊內窺鏡機器人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艾易西高分子新材料實現了高端過濾國產替代、景瀾金剛石項目自主研發工藝實現工業化量產,還有鼓樓區的河洛半導體項目,科技含量都比較高,也深度契合主城區產業發展實際和方向。
螞蟻膠囊內窺鏡機器人項目,是國內僅有的4家可生產膠囊機器人的企業之一。項目在核心技術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與傳統胃鏡、腸鏡技術相比,清晰度更高,160度視場角,能夠做到安全無痛檢查,病灶定位精準,無交叉感染。項目建成后,將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醫療機器人企業,3年內培育成為高端醫療裝備領域的獨角獸企業,5年內實現科創板上市,從而樹立“都市型工業”典范。
艾易西高分子新材料項目由香港上市公司艾易西集團投資建設,是專業從事氣相凈化材料制造的知名企業。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季生象博士團隊共同研發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AS-Sorb殺菌除菌氣相過濾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高端過濾材料的國產化替代。
景瀾金剛石研發生產基地,由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領投,該公司是國內少數能夠量產英寸級超大單晶金剛石的領軍企業。其研發團隊歷經7年自主研發的新型超大單晶金剛石生產裝備及工藝,打破了國際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英寸級超大尺寸單晶金剛石能夠幫助解決碳基半導體、冷紅外光學窗口、5G/6G芯片間散熱等工業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
■聚焦高端服務業態
泉山區生命科技產業園擁有李蘭娟院士、鄭樹森院士團隊技術支撐,引領生命健康服務科技前沿;鼓樓區盛凡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專注知識產權轉化、交易、融資等業務,服務領域覆蓋全國;港務區闊然醫學檢驗實驗室項目構建多種檢測一體化平臺,主攻精準醫療研究與產品轉化,這些平臺類項目將有力促進科技、人才等創新要素加速集聚。
SATOL生命科技產業園項目,依托李蘭娟院士、鄭樹森院士技術團隊力量,重點打造感染類、綜合類生物樣本庫。目前,項目已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與醫療企業開展成果轉化合作,招引浙江普羅亭、上海愛謹、正熙生物等22家企業入駐。
盛凡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項目總投資1億元,中心擁有一支由知識產權顧問和國際化知識產權人才組成的強大專業團隊,未來將打造成淮海經濟區知識產權交易和服務示范基地。今年1至9月實現營收近3.5億元,稅收500萬元。
位于淮海國際港務區永嘉科技園的闊然淮海經濟區區域檢測中心項目,專注于精準醫療研究與產品轉化業務,是集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外包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檢測中心已建立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定量PCR、單細胞測序以及多重熒光免疫組化檢測等多種檢測平臺。”據永嘉集團董事長戴道路介紹,項目已獲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認證31項,其中腫瘤9項,新冠核酸4項等,同時具有其他專業機構多項認證。
■優化提升商旅功能
鼓樓區海洋極地世界,云龍區德基廣場、萬科新淮中心,都是文旅、商貿領域大型地標性項目,對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發展、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具有助推作用。
海洋極地世界,是淮海經濟區唯一的綜合性海洋館,擬建設集多功能廳、表演館、極地館、熱帶雨林四大功能展區為一體的綜合性海洋科普基地。可輻射蘇、魯、豫、皖等區域,進一步集聚徐州市旅游人氣、打響“快哉徐州”文旅品牌。
德基廣場位于徐州中心商圈核心地段,為中央CBD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內第二座德基高端綜合體商業廣場,將建設集奢侈品商場、高端餐飲、影院娛樂、德基美術館等為一體的高端商業廣場。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徐州市在淮海經濟區的輻射力和競爭力,推動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具有重要示范帶動作用。
萬科新淮中心緊鄰地鐵1號線,將建設以滑雪場、酒店、商業中心為一體的微度假目的地綜合體。圍繞全息科技主題展開,融入冰雪文旅及時尚文化元素,通過天空水鏡、極光森林、萬暖暖的奇幻之旅、律動魔方、怪物劇場、萬有食集、漢文化全息科技等場景的打造,形成獨特城市記憶符號。
■有效盤活存量資產
云龍區文博園文創科技集聚區盤活利用淮海食品城內彭祖樓等仿漢建筑群,集聚了一批科技型、文創型企業;鼓樓區創芯谷改造利用舊廠房,實現存量空間提質增效,為都市工業拓展發展空間。
淮海文博園文創科技集聚區項目位于淮海食品城內,總占地面積376畝,建筑面積12.8萬平方米,由標志性建筑彭祖樓和20棟仿漢建筑組成。2019年7月以來,云龍區以快速盤活彭祖樓等閑置建筑物為目標、以“規劃引領、繁榮提升”為發展思路,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圍繞文化科創產業,創新引入婚慶創意平臺、數字動漫科技、影視后期制作文創新型企業,全力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創新創業基地。
創芯谷項目按照多元混合“屋中屋”的理念規劃建設具有實用功能的“徐州工業博物館”,通過對原阿卡控制閥門有限公司的11棟廠房及辦公樓進行集中改造,將老工業廠房轉型升級為現代化都市工業園區。項目圍繞集成電路設計及測試—電子信息設備組裝—數字經濟產業應用,開展微產業鏈招商,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上海鐵路局銅山貨場東側建設起來的港務區海關監管點,包含集裝箱堆場及倉儲區、海關監管區、汽車配送及冷鏈物流區、公鐵聯運周轉功能區等多個功能區。項目投入運營后,將全面提升徐州“一帶一路”交匯點作用,優化拓展關檢功能,顯著提高中歐班列通行效率,形成更加便捷高效、國際一流的通關環境,為淮海經濟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徐州市黨代會鮮明提出了“建設產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的戰略目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市上下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大興“五種風氣”,向著實力雄厚的“產業強市”,向著更加名副其實的“區域中心”出發。(王正喜 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