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邵渭濱 記者 陳奮翔)近日,咸陽市公安局秦都分局民警化身受害人,與犯罪嫌疑人巧妙周旋,成功追回張女士被騙的45萬元涉案資金。
據介紹,當日早晨,秦都分局刑偵大隊接到市民張女士報案,稱其近日被陌生人拉入一個微信群進行炒股,她按照對方指示給指定賬戶轉賬45萬元后,發現上當受騙。
又是一起典型的投資理財類電信詐騙案件,于是民警第一時間對涉案賬戶進行緊急止付。
就在民警提取雙方聯系的電子證據時,發現對方還在通過微信蠱惑張女士繼續加倉投資。
針對這一情況,民警判斷對方主要目的還是要騙取更多的錢,完全可以將計就計,利用對方貪婪的心理,追回張女士被騙的錢。
隨即,民警一方面對報警人進行安撫,一方面以張女士的身份和對方周旋,以繼續加倍建倉為由,取得了對方的信任。
最終,經過近5個小時的斗智斗勇,對方終于被“張女士”的“誠心”打動,安排客服將張女士已被騙走的45萬元轉回。被騙的錢如數追回,張女士激動不已。
民警提醒市民,以下十類投資理財項目一定要注意: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等為幌子;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者“免費”養老為幌子;以私募入股、合伙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企業工商注冊登記的;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以“扶貧”“慈善”“互動”等為幌子;在街頭商場發放廣告的投資理財;以組織旅游、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要求以現金方式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
民警還提醒市民在關鍵時刻一定要做到:堅決不能輕信網友所說的“穩賺不賠”“低成本高回報”之類的投資;凡涉及金錢往來一定要提高警惕,并與身邊親朋好友多詢問、多溝通,防止落入“圈套”,造成財產損失;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一定要注意保護證據,立即報警。